B2:E学中国•本期策划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82期  总第6420期  2024年05月13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82期  下一期
非遗进校园 有趣有益有传承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鲁芳 发布日期:2024-05-13 11:07:10

“趣”了解:非遗在身边


非遗,即非物质文化遗产。说起非遗,同学们一定不陌生。作为中华民族数千年灿烂文化的生动见证,戏曲、皮影戏、剪纸等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非遗文化。


其实,国家级非遗仅从代表性项目名录的分类来看,就已包罗万象,其中还有令大家意想不到的地方戏法和特色美食制作技艺。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的名单为例,幻术(宝丰魔术)和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赫然在列,引发广泛讨论,很多人惊呼:“原来我们玩的、吃的都是非遗!”


“上至七十九,下至刚会走,跳唱变戏法,人人有两手。”这是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赵庄镇流传的一首民谣,这里的人们自古就有玩魔术的传统。以传统手彩魔术为主的宝丰魔术,其道具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绳、帕、碗、盘、杯、盏等。本世纪初期,民间以宝丰魔术为主的表演团体多达1400余个,演员5万余人,演出足迹从国内走向国外。作为宝丰魔术传承人之一,丁德龙还作为代表到国外开展文化交流,被誉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文化使者之一。


柳州螺蛳粉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街边夜市,至今虽只有短短几十年时间,但它承载的是一方水土背后的历史文化,同时也具备当代价值。作为柳州市的一张城市名片,螺蛳粉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让中国特色美食乘上时代的快车走出了国门。


不管是魔术,还是特色小吃制作技艺,将它们纳入国家级非遗项目,是对其背后传统文化的发扬与认可。这些独特的、接地气的传统文化正应时发展,结合新时代元素融入百姓生活,并凭借电商、直播等平台的新业态,在今天绽放出新的活力。


“云游非遗·影像展”的新鲜“玩法”为我们解锁中国非遗之美;“非遗购物节”上,7000余家非遗店铺、6万余种非遗产品参与线上线下销售活动……越来越多的非遗正在被看见、被了解、被热爱。原来,非遗距离我们如此之近!

 

“益”起学:非遗进课堂


微风拂面,课间的操场上,同学们银铃般的笑声此起彼伏。在这洋溢着青春气息的校园里,一场场非遗文化科普、一项项非遗文化活动正有序进行,一点一滴地浸润着少年儿童的心灵。


说起非遗,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实验小学的杨同学想起了那幅苗族蜡染长卷,那是他和一名苗族小朋友合作完成的作品。蜡染是苗族的一项古老技艺,也是国家级非遗。滨江实验小学将蜡染和滨江、萧山一带的蓝印花布结合,开设了“云上非遗”课程,用一份份蜡染作品搭建了一座联结汉、苗非遗文化的桥梁,也让杨同学拥有了一份特殊的友情。


变脸、空手翻、叠罗汉……精彩的杂技节目表演引得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于集明德小学的同学们发出阵阵喝彩。这一天,国家级非遗项目——吴桥杂技传承人于金生受邀走进明德小学校园,为这里的同学们带来了精彩的杂技表演。作为“回礼”,同学们即兴表演了一段杂技操与独轮车、呼啦圈、滑轮巧妙结合的“精彩大课间”。该校周老师说:“杂技文化进校园工程至今已有六年,同学们的变化肉眼可见——他们不仅学会了杂技,还会唱杂技歌谣、讲杂技故事,真正做到了‘人人有一手’!”


校园里,课堂上,生活中,非遗的每一次精彩亮相都在少年儿童的心中留下印记,并在潜移默化中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引路人。还记得那个在放学路上练习昆曲的女孩吗?一板一眼,一招一式,皆是从容和自信。要知道,在接触昆曲之前,这个名叫杨优的女孩一直沉默寡言,进入学校“小昆班”后才渐渐开朗自信起来,并展现出了极高的昆曲天赋。如今,杨同学已如愿进入中国戏曲学院深造。

 

“童”传承:非遗伴成长


随着时代的变迁,非遗传承人不仅有坚持半生的老者,还有十几岁的少年,他们正在用独特的审美和精湛的技艺身体力行,为非遗的传承贡献力量。


几年前,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渔洋关镇小学的周恩布同学,在学校组织的一次非遗传承活动中,对南曲产生了浓厚兴趣,并被南曲传承人李代炎收为弟子。两年后,12岁的周恩布正式成为南曲传承人。周恩布很激动,但并没有沾沾自喜,而是继续刻苦练习,他说:“南曲唱的是土家人的生活点滴,婉转而细腻,我要让更多的人听到、看到和了解土家文化的浪漫与诗意。”


晶莹剔透,凝霜带露,这一串串的葡萄可真诱人啊!仔细一看,原来是仿真葡萄!它还有一个特别的名字——葡萄常,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2年,当时就读于北京市广渠门中学附属花市小学五年级的常开心同学,成了这项非遗文化的第七代传承人。蘸火、吹制、装“把儿”、上霜……每一道工序都极具危险性,但这对常同学来说已是家常便饭,她总说:“我希望将来能成为一名美术老师,把制作葡萄常的技艺传下去。”


在成为非遗传承人的这条路上,一批又一批为之拼搏的小小身影活跃着,湖北省武汉市的宫承君同学就是其中之一。8岁时,一次“戏曲进校园”活动让他与汉剧结下了不解之缘。之后,他加入了学校的汉剧社团,悉心钻研文学和历史书籍,坚持利用课余时间练习基本功。如今,12岁的宫同学依然坚守初心,立志成为一名汉剧传承人。


传承意味着责任与担当,要真正成为一名非遗传承人,必定要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具备精湛的技艺,还要经过严格的推荐和评审。传承也不失趣味,同学们可以通过参与非遗活动、学习非遗课程,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力量,人人都可以是“非遗传承人”。

 

如今,掐丝珐琅被制成手机壳上的时尚纹样,面人化身“国潮”文创,让传承非遗这件事变得又潮又酷……无数匠人用现代审美对非遗进行二次创作,创造出一件件“时尚单品”。同学们,让我们一起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而努力,助力非遗绽放时代之芳华!

 

【E学课堂】

 

非遗如同一座古老的桥梁,带领我们与过去对话。当非遗遇上AI,会绽放出什么样的火花?扫码一起来看看吧!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