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不是无情物 菠菠和卜卜 心愿花 我身边的雷锋
未来文学家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1期  总第4255期  2011年06月14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1期  下一期
风景不是无情物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11-06-16 14:29:19

     “一切景语皆情语。”综观当前的中小学习作,景物描写总是被忽视,多数总是直接写事情,无视身边的景物。其实,风景不是无情物,有了它的介入,我们的文章才如鱼儿入水,顿现活力,洋溢张力。那么如何才能写好景物描写呢?我认为有以下三招!
     一、巧作铺垫
     文章开篇或事件的开始部分进行景物描写,很多时候总能起到铺垫下文、巧妙衬托、事半功倍的效果,能较好地引起我们的共鸣。《三打白骨精》开篇点明:“山势险峻、峰岩重叠”,寥寥几笔便为下文白骨精的登场做好了充分的铺垫,透过文字读者不难看出此处妖怪定然诡计多端、贪婪残暴。
     二、推波助澜
     习作其实和我们的生活总有一些过不去的坎,总会发现有很多思绪需要表白,可是又不能清晰表达。小学课文《爱如茉莉》,写到母亲挚爱父亲,为他守候病床一段时,作者巧用环境描写点明了心中的感动,充分写出了对夫妻之间如茉莉般的普通而伟大的爱恋的赞美。此时纵有千言万语又哪堪比拟?
     三、余音绕梁
     曹文轩教授一直强调优秀的文学作品必须植入景物描写,听他的讲座每每总会谈到这一点,他的纯美小说中的多数篇章的结尾更是将这一点推向了极致。《草房子》结尾“桑桑的耳边,是好听的鸽羽划过空气发出的声响……一九六一年八月的这个上午,油麻地的许多大人和小孩,都看到了空中那只巨大的旋转着的白色花环……”童年的纯真友情、伟大的父爱、人与人之间和谐而纯洁的情感等都留给我们无限的感动与思索,获得了人生的感悟。余音绕梁,拨动心弦。
     “景物不是无情物,它随你的笔而活而富有生命。”愿我们都能善待它,力图做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特约教师:李   军
淮安市楚州实验小学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