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独立弟”,安全排第一!
茶花校园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55期  总第4514期  2012年10月23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55期  下一期
想当“独立弟”,安全排第一!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12-10-23 14:33:15

     北京有位小学四年级的小男生,每天自己坐地铁上学已经有5年了,被大家称为“独立弟”。小学生独立上下学是否必要,是否安全呢?为了了解同学们的真实想法,小编特地做了一些小调查。这不,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就愿不愿意自己上下学的话题发言,小调查都快变成“圆桌会议”啦!(注:圆桌会议,即与会者围绕圆桌而坐,指一种平等、对话的协商会议形式。)畅所欲言话“独立”
     “独立派”——好羡慕!
     我们班共有47人,有31位同学乘坐校车,有5位同学由父母接送,还有11位同学自己独自上下学。每天放学,我们乘车的排一列,父母接送和自己回家的同学另排一列。有时候听到结伴回家的同学谈起到哪家写作业,写完作业怎样玩,我就很羡慕。如果我家住得近一点,我也要独自上下学,和小伙伴们一起学习和玩耍。
    

     各位同学好,我们班经过讨论后决定由我做代表来发言啦!当我问班里同学:“你们有哪些人是家里接送?哪些人是自己上学?”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异口同声地回答:“家里接送。”但大家都说:“想自己上下学。”班里的郭宏飞说:“我上一年级了,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而且自己上学多有意思啊,可以和同学一起边走边玩了!”这也说出了我的心声!
    

     “接送派”——不安全!
     我不怎么羡慕自己上下学的同学,因为不安全。我们年纪还小,加上现在马路上有很多不按交通规则行驶的车辆,一个人上下学太危险啦!我的学校离家比较远,如果自己坐车还会迟到呢!
    

     “中立派”——分阶段!
     每天我都会自己骑车上下学。有一次,被一辆摩托车碰倒了,腿都跌青了,回家后我也没有告诉爸妈,怕他们担心。所以我认为,低年级的同学还是要有人接送的,高年级的同学可以尝试培养自己的独立性,但要注意安全。
    

     独立没问题,安全请牢记
     同学们刚讲完,他们的老师也闲不住啦!听到大家的想法,很多老师忍不住要“唠叨”:独立没问题,安全请牢记!快看看老师们都有哪些建议吧!
     不管你们想以什么方式上下学,有一点是一样的,就是保证安全。自己骑车上下学的同学要注意检查车子的车铃和刹车;步行回家的不要在路上玩耍,更不要和陌生人讲话,遇到坏人要大声呼救。总之一定要保证交通安全,增强防范意识。我们还可以根据家到学校的实际路况来考虑:父母送一段路,不需要过马路了,再要求独自行走,体验独自上下学的感受,在体验中逐渐对自己提高要求。

    

     受交通发展、学区扩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上下学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学校和家长的重视,家长接送的现象也逐渐普遍。可这样的严防死守,只是治标不治本。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完全可以让他们自己上下学。当然,从家长接送到学生自己上学,这需要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家长要加强教育和指导外,学校也肩负着重要的职责,我们学校在这方面一直努力着。
     创设安全环境。学校长年建立护学岗,学生上下学期间,在路口有值日教师护导,确保学生通行的安全。在校园大门外设置停车位,维护交通秩序的畅通。
     树立安全意识。抓住各种教育阵地和契机,进行交通安全的教育。
     培养自主能力。经常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具体的情境下,教会学生如何遵守交通规则,保护好自己,锻炼自主能力。
     加强家校监督。对于已经自己上下学的同学,班主任老师会对其在上下学期间的活动进行了解和督促,并及时与家长沟通孩子的回家时间。
     只有在教育到位、各方面全力配合的情况下,家长才可能不再做学生的“拐杖”,放心让学生自己上下学。
     独自上下学是对学生自力更生能力的一种培养,家长应多给他们一些锻炼的机会。另外,让学生三五成群、结伴而行,可以培养团队意识与协作精神。一路上欢声笑语,可以交流思想,增进友情。
     当然,这要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上。如果家与学校之间需穿越多条公路,还是建议家长亲自接送,以保证安全。若是选择乘坐校车,家长则可以在指定站点接送。
    

     听完老师的建议,同学们是不是不再盲目地喊着要自己上下学啦?其实,想自己上下学代表着同学们已经开始慢慢长大,有了独立自主的思想。独立,不仅仅体现在每一次的上下学路上。尽可能自己解决问题,并力所能及的帮助别人,就是一种进步与成长!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