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丰盈绿色生活
江苏少年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55期  总第4514期  2012年10月23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55期  下一期
科技创新,丰盈绿色生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12-10-23 14:45:37

     ——探访昆山市城北中心小学科技创新团队

     
     昆山市城北中心小学创建于1921年,是全国首批国际生态绿色学校,也是昆山市首批江苏省实验小学。近年来学校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屡创佳绩,连续四年获得全国一、二等奖。究竟是怎样的魔力让绿色校园焕发出了无穷的创意呢?近日,小编走进这所美丽的校园,采访了学校科技创新团队的老师和同学们,为大家揭秘他们骄人成绩背后的故事。

     
     今年8月,王娅岚和朱紫妍带着她们的实验项目《绿色杀虫液》来到宁夏,参加了第27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经过素质测评、技能测试、封闭问辩等环节,这项发明获得了一等奖(江苏省唯一获得一等奖的项目)。
     这份来之不易的成功让两人欣喜万分,获奖后的她们不禁回想起在学校星火园里开展实验的一幕幕情景。在星火生态园里,她们捉蚜虫、灭蛆虫、挖土壤、种青菜……其中有一件事最令娅岚难忘。
     一天,我像往常一样来到星火生态园。这一次,我要和朱紫妍一起捉豆天蛾幼虫或天牛幼虫进行实验。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来到葡萄架下,在绿叶之间寻找豆天蛾幼虫。我仰着头找了好久,终于在一根枝干上看见了一条蠕动的大青虫。它比蚕宝宝大好多,又肥又长,满身绿油油的,扭动着身子向葡萄叶子顶端爬去。看着它那丑陋的模样,我忍不住“哇”的一声叫了起来。朱紫妍听到叫声,跑了过来。可是,我们两个都不敢伸手去捉。老师在一旁鼓励说:“小科学家做实验,可不能缩手缩脚的。”于是,我们俩哆哆嗦嗦地伸出手,张开镊子,朝豆天蛾幼虫夹去,费了好大劲,才将那条大虫子夹住,放入烧杯,带回实验室。
     这次创新大赛让我们经历了捉虫的恐惧,体验了实验过程的漫长,学习了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更让我们体会到:遇到任何问题,都应该努力克服。只有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才能换来成功的喜悦。
     创新成果:绿色杀虫液
     绿色杀虫液以沼液为原料,加入常见的绿色植物苦楝树叶、枫杨树叶等,制成了沼液混合液来杀灭常见的植物害虫和土壤害虫。探究其杀虫效果,同学们发现,这种沼液混合液不仅能杀灭常见的害虫,而且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和防虫效果。如果人们能以此为原料进行加工,制成真正意义的零污染、零排放的“绿色杀虫液”,将对环境保护起到很大的作用。
    

     有一次,住在我楼上的老爷爷生病了,急救车上的医护人员抬着担架来接老爷爷去医院。在下楼梯时,我看见老爷爷躺在担架上,而随同医护人员却一起向下倾斜着,很危险,于是我就想设计一个能保持平衡的担架。
     我画了一个草图拿给老师看。老师觉得我的想法很好,建议我做出一个平衡担架的模型。
     于是,我利用课余时间,开始寻找适合的材料。在爸爸的帮助下,我用铁条、轴承、帆布等完成了我的第一个发明——前后自动平衡担架。
     我的发明在两根竖杆及横杆组成的框架内,缚有帆布面,竖杆两侧装有转轴,框架外侧装有抬杆,转轴另一端安装在抬杆中部,两抬杆通过金属杆相连接。金属杆中部装有滑轮,滑轮内嵌有绳索,绳索两端固定系在横杆上,两抬杆端通过可调节、固定的螺丝装有连接片,连接片另一端也通过可调节、固定的螺丝装有手把。
     模型制作完成后,我进行了测试,我的发明能防止担架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平衡问题,测试效果很好。我的这个作品参加了江苏省第23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并获得了二等奖。
    

     创新成果:前后自动平衡担架(专利申请号:201120421712.2)
     担架是医院常用的一种救援设备。目前的担架为两根抬杆,上面缚有帆布面,在平地救治伤员不显它的不足,但在救治楼房里的患者时,由于下楼梯倾斜度太大,患者躺在上面很容易下滑。前面抬担架的人得将手举起,后面的人得弯下腰,以此来保持担架的平衡才能下楼。抬担架的医务人员不仅受累,且不方便,患者躺在上面也不舒服,同时还会延误救治病人的时间。特别是我国西部多山,是地震发生较多的地区,担架是灾后救援的基本工具。地震灾区山多、坡陡,上坡下坡异常不便,为了维持担架的平衡,救援过程不仅需要更多的人数,而且救援人员也要付出很多的体力。我的设计克服了上述的不足,既能保持平衡,又方便快速。
    

    

    

    

     采访过程中,学校科技创新小组的项目指导老师谈琴芳告诉我们,学校的星火生态园里充满活力,这是成就同学们走上科技创新之路的绿色乐园。绿之园开心农场、绿之艺科普美术节、绿之园小小陶吧、绿之芽科普讲坛……丰富的实践活动不仅开阔了同学们的眼界,激发了大家的实践兴趣,也提高了同学们的探究能力。大家在实践中成长,在活动中探究,不断体验实践活动的乐趣。
     正是有这样一方实践的乐土,有这样一批孜孜不倦的教师,有这样一群勤于动手、动脑的同学,城北中心小学的绿色教育之路才能在希望的绿野上,生根、发芽、蓬勃生长。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