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ke up! 关于起床不可不知的学问 教育孩子 要注意时机
智慧锦囊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77期  总第4714期  2013年11月19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77期  下一期
Wake up! 关于起床不可不知的学问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13-11-19 14:46:25

       “快起床了,上学要迟到了!”小编从小就是在这样的呐喊声中醒来的,可是寒风萧瑟,哪有被窝温暖?不知不觉小编就加入了“起床困难户”的队伍,每天早晨都想赖上个5分钟。后来长大了才慢慢知道,睡多了也未必是好事。起床事虽小,里面的学问可大着呢。

       赖不赖床,我说了算
       有人说:“被窝是青春的坟墓”,可有人说:“那我愿意长眠于此”;有人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还有人说:“早起的虫儿被鸟吃”。总之,人们用尽各种理由、借口来反驳“起床”,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我再多睡一会儿吧。
       现在,福音来了!该不该赖床?答案是肯定的。睡眠专家认为,秋冬季节适当赖床科学又合理。寒冷的季节里,人在被窝里赖上个5分钟,不但可让尚处在松弛状态的肌肉有个缓冲的时间,恢复到自然紧张状态;还能让正在“休息”的血液逐渐清醒,由缓慢流淌回到正常流速上来;赖一会儿床更能调节人的精神状态,让大脑从睡梦中逐渐清醒过来,恢复正常意识。如果醒来后直接一骨碌爬起来,肌肉猛地一受凉,极易产生酸痛。且此时血流尚慢,不能一下子将氧气输送到大脑,血压上不来,便会产生头晕等症状。因此,该不该赖床,自己的身体说了算,每天早晨醒来时可适当赖床5~10分钟。

       唤醒大脑,温和缓冲
       类似引言中小编被唤醒的方式,我们是不提倡的,大声唤醒会让人产生反感,甚至引发争吵。还有的同学家的闹钟铃声过响,每天清晨都是被铃声吓醒的。人的身体忽然从沉睡状态进入苏醒状态,精神还未来得及缓冲,突然这一惊,会使血管急速收缩,造成短时间血压降低。这时人会感觉非常不舒服,甚至会头痛、头晕。此外,有的家长在同学们还没睡醒的时候就开始给孩子穿衣服,导致同学们一整天情绪不振, 这也是不对的。
       那么如何科学地苏醒呢?每个人起床都需要一个过程,完成这个过程需要一些比较柔和的方法。比如,我们可以将闹铃设置成一些舒缓的轻音乐,音量设置成渐强的模式。这样持续5~6分钟,大脑就会自然苏醒过来。我们还可以让父母在早晨轻声呼叫,并用手轻轻按摩我们的脊椎两侧,这样不仅有助于身体的尽快苏醒,还能激活免疫系统,增强机体抵抗力呢。养成一个温和的起床习惯后,我们的身体会更健康。

       关爱身体,正确起床
       同学们千万不能忽视起床时的姿势,起床的姿势和睡觉的姿势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大脑清醒后的第一件事是确认你的被子是否还在身上,也许你昨晚已经做了一套“夜间广播体操”,被子早已被你踢下床了。醒来后,不要急于起床,先活动一下四肢,使身体功能逐步适应日常活动,感觉手掌握拳时有力了,就可以起床了。正确的起床姿势是侧身用手掌支持身体,再慢慢坐起。同学们回去可以试一下,这样的起床姿势是不是更舒服一些呢?
       起床后,我们也要养成一些好习惯:第一,喝一杯温开水,在未进食之前喝一杯水,对机体既是一次补偿,又是一种有效的净化;第二,冷水浸脸,可增强抵抗力,减少伤风感冒的可能性;第三,开窗通风,这样不但能保持空气清新,还可预防呼吸道感染。

       Tips:人为什么需要睡觉?
       睡眠实际上就是让大脑处于低频的休息状态,所以整个过程会由高频——低频——高频不断转换,简而言之,低频的时间越长,则睡眠质量越好,所需的睡眠时间也越少。睡眠时间越长,深度睡眠的时间也越少,所以睡眠的质量跟睡眠时间其实并不成正比(换句话说,赖床并不是因为你睡得不够多),为了更好地达到深度睡眠,就需要了解一下我们的生物钟。
       白天上学晚上睡觉并不是一个行为习惯,这个习惯背后是有生物本能做支撑的:人的体内有一个系统由光亮和黑暗来控制睡眠激素含量,这激素称为褪黑素(褪黑激素),褪黑素的作用就是让我们睡觉,但如果你的褪黑素含量太高,就会感到困倦、精力不足。褪黑素的分泌原理是,当我们接触不到阳光时,褪黑激素开始分泌。阳光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另外,体温越高,人越清醒,反之亦然;所以晚上最好不要洗完澡立刻上床睡觉,要等身体稍微降温后再睡,那样才能睡得更香。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