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对英语六种基本课型的优化作用 信息技术在盲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实践探究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80期 总第4972期 2015年01月06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80期  下一期
信息技术在盲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扬州市特殊教育学校 作者:刘凤 发布日期:2015-01-13 11:38:34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及其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与学生的认知途径和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变化,这不仅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更进一步推进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网络信息的便捷性、交互性、超时空性及资源的共享分配,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一个可实际操作的平台。而盲校由于教育对象——视力障碍学生的特殊性,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仍比较缓慢,但随着盲人计算机的发展和盲人专用读屏软件的不断完善,盲人教育事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信息技术不仅能拓展视障学生的空间概念,加深对事物的理解,而且还能大大降低低视生学习的难度,变难为易。它不但可以帮助教师培养视障学生的信息素养,开发盲生的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创造能力及合作意识,而且加快了盲人教育工作者教育理念的转变。针对视障学生学习的特点,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一、改变视障学生观念,走进信息时代
       针对视障学生学习的特点,我认为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施,提高视障学生的综合能力。视障学生中有一部分是可以通过视觉来认知事物的,而且在特殊教育学校学习的视障学生中,有不少低视力学生。随着盲人读屏软件的不断完善和广泛使用,全盲的学生也可以通过多媒体,完全参与到现代化教学中,在学习上得到更多的支持与帮助,这符合当前素质教育所提出的面向全体、共同参与、共同进步的教育目标。传统的盲校课堂教学中所使用的电教手段,主要是收录机,利用的是视障学生最重要的感觉器官——听觉。事实上大多数盲校的班级编排都是全盲生和低视生的混合班。如果单纯使用录音机,就无法有效利用低视生的残余视力,而使用计算机就可以同时兼顾到全盲生和低视生。
       在过去的盲校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视障学生对信息时代的发展充满了好奇和渴望,但他们普遍认为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是“明眼人”认知世界的专利,而与盲人无关,在他们心中这是不可改变的盲区。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一些低视力学生开始接触计算机、接触网络,但全盲学生在电脑前还是一无所获,而且那些接触计算机和网络的低视力学生,由于视力原因,还不能真正应用计算机和网络。随着盲人专用读屏软件的开发、完善和广泛应用,盲人使用计算机和畅游网络成为了现实。在盲校,通过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使视障学生更加熟练地应用计算机,对网络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而且视障学生通过网络平台来认知世界,学习新知,可以感受到社会的发展和变化离他们并不遥远,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绚丽多姿。
       二、针对视障学生特点,合理运用资源
       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21世纪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其作用已深入人心,它克服了许多传统教学中的缺陷和不足,尤其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个性发展方面起到了显著的效果。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多媒体教学并不是万能的,它也有缺点和不足。无论是多媒体还是网络,都必须结合学科和视障学生自身特点,恰当运用,才能相得益彰。在盲校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做到扬长避短,真正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先进作用。因此,教师要根据视障学生特点,精心备课,充分利用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优质网络资源,编制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在制作多媒体课件和网页时,应以全盲生和低视生的融合为前提。首先,颜色的搭配要与低视生的视觉效果相适应,避免使用花哨的画面,应主要采用蓝白搭配的色调来展现内容。其次,为了使课件同时适合全盲生和低视生的需要,教师在制作动态画面的同时,应配以同步的声音制作,这样既可以满足低视生观赏的要求,又可以满足全盲生同步欣赏的需求。第三,课件演示与教具演示要相结合。针对课文的重点和难点,结合低视生和全盲生的不同需要,制作相应的课件和教具,便于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在教学中,尤其要注意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决不能以机器代替教师。教师必须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不能过分强调多媒体网络的功能。作为教师,应该清楚,并非只有整节课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才叫计算机辅助教学,两三分钟的合理运用其实也会很成功的。只有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不是为了追求形式,而是富有意义且很能解决实际问题时,才能让一节节教师难讲、学生难理解的课变得轻松、有趣味,而且能使学生得到身心愉悦,这才是最恰当的。如果在教学中过分强调多媒体的功能,片面突出“信息化”这一中心,而忽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起的主导作用,那么教学模式可能又陷入了另外一个误区,即由原来的教师灌输式变成了机器灌输式,学生又成为了学习的被动者而失去主动性。
       三、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创设学习氛围
       教育家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材是一个集综合性和复杂性于一体的特殊的例子。比如语文教学不能只是词语、语法、课文内容的机械记忆和简单分析,还应是学生广泛涉猎、积累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网络得天独厚的优势充分体现了出来。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手段,而视频的运用,把远离我们的事件,真实地或“近似真实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使学生有了真切的体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从而加深了学生对事件的印象及理解,使学习目标得以更好地实现。教师应立足视障学生本位,针对低视生和全盲生混班的实际教学情况,利用多媒体,将真实、贴切的音效作品同教师声情并茂的语言描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脑海里浮现想象的画面,以满足他们对学习的体验需求。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在轻松的氛围中,人们的思维更容易处于最好的状态,学习往往会收到意外的效果。所以,在盲校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多媒体,创设学习氛围,努力达到学习效果的最优化。如把音乐、古诗、游戏、表演、故事等形式纳入课堂。例如教学《我爱这土地》一诗时,在教学过程中,我先把一幅壮丽河山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伴着《生我养我的土地》这首歌曲的旋律。低视生通过真实的画面,全盲生通过优美的歌曲,一起感受美丽河山。同时,教师的导语缓缓出现,不知不觉中把学生带入诗的意境中,激发起热爱祖国的情感。
       实践证明,信息化教学设计正日益显现出它的巨大魅力,我们坚信,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这项具有开创性的事业一定会给传统的盲校教学带来生机和活力。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合理运用,不仅会促进视障学生的学习,更为他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获取新知识的途径,它将在盲校的课堂教学中放出异样光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必将有着更为广阔的前景和未来。作为视障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利用网络环境,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电教手段、直观教具、语言直观、形体语言等多种形式,为视障学生创设多种情境,并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让学生克服视障困难,在情境中把握学习要点,解决学习难点,顺利学习新知识。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