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因博爱而精彩———记无锡市太湖高级中学教师秦梅芳 一程山水一程歌半载华年始芳菲———记无锡市峰影小学教师周新民 用行动镌刻无言大爱———记昆山市第二中学教师栾玲芬
三八节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82期 总第5012期 2015年03月17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82期  下一期
生命因博爱而精彩———记无锡市太湖高级中学教师秦梅芳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胡斌 发布日期:2015-04-22 10:49:53

    生命的真谛,在于微笑着面对生活。让自己快乐,让别人快乐,让我的学生都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是我一直以来的追求。    《秦梅芳手记》
    2008年1月7日,对秦梅芳来说,是个难忘的日子,32岁的她被查出患有恶性肿瘤。得知病况后,秦梅芳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但她强忍住泪水,用微笑告慰亲人,并立志要让自己的人生活出另一番意义来。
    经历了大半年时间手术、化疗、放疗,秦梅芳的病情得到控制。2012年8月,还处于癌症康复治疗阶段的秦梅芳,向当地教育主管部门隐瞒了病情,主动递交申请,勇敢地来到延安市一中支教。她凭着坚强的意志,克服重重困难,坚守在教学第一线,忘我地工作、快乐地生活,深受延安市一中师生的尊敬和爱戴。
    圆满完成一年的支教任务后,2013年7月,秦梅芳回到了无锡市太湖高级中学。但是,她始终心系延安,情牵延安市一中,时刻惦念着她曾教过的那些善良淳朴的学生们。2014年秋季,她毅然决定再次奔赴延安市一中,继续追寻她的支教梦、助学梦、教育梦。
    “爱”字当头,“责”字为重。怀着对延安老区教育事业的深厚感情,秦梅芳牢记嘱托,以支援延安市第一中学为己任,爱校如家,爱生如子,把全部精力都倾注在学生身上。她用自己的爱心塑造了一位优秀教师美好的心灵,她用自身高贵的品质潜移默化地感染着每一位学生,也感染着身边每一个人。
    秦梅芳所做的这一切,都缘于作为一名教师心中的那份使命与责任。对于她的付出,得到的喜讯也越来越多,不少班主任老师和家长反馈回来的信息是,“孩子比以前开朗多了,脸上的笑容多了,学习的劲头越来越足了,成绩也明显提高了。”
    来到延安市第一中学支教后,秦梅芳发现这里的贫困学生较多。她边教课边寻找贫困学生,开始爱心捐助活动。
    最初,秦梅芳创建了名为“助学帮帮团”的QQ群,后来改成“无锡支教老师秦梅芳爱心团队”。在这个团队里有她的丈夫,也有一些疾病患者或患者家属。今年85岁的周菊芬老人,退休30多年,患有直肠癌;黄瑞娟,一位尿毒症患者,她收养的弃婴也不幸得了尿毒症;爱心团队中还有一对夫妻,因孩子做了脑癌手术得到过很多好心人的资助,希望用爱回报他人……当他们从《无锡日报》等当地媒体上了解到秦梅芳带病到延安市第一中学支教并无私捐助延安贫困生的事迹后深受感动,多方联系秦梅芳,主动要求加入爱心救助团队,委托她帮忙挑选合适的资助对象。
    在她的个人魅力感召下,社会上一些爱心人士踊跃加入进来,其爱心团队如今已创设为“悦基金”,分设为“悦助基金”和“悦读基金”。在继续资助贫困学子的同时,又在学校多功能教室开设“悦读角”,利用周日休息时间,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她还把对学生的美德教育从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举办各种形式的讲座和小型学生活动。这样一来,有更多的学生能够多样化地接受爱的温暖和正能量的播洒。连续两年受到资助的屈秋霞和刘涛同学,在2014年的高考中,分别以高出一本录取线30分和60分的好成绩,考入了理想的大学。在秦梅芳的多方努力下,屈秋霞同学四年的大学学费已有多名爱心人士争相资助。
    这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一种大爱无疆的人格风范。秦梅芳支教的心路历程让人动心,她的故事让人敬佩。她的感人事迹不仅在延安引起强烈反响,就是在其家乡无锡也同样引起了共鸣。延安市教育局、妇联、团委和市总工会等分别授予她全市“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三八红旗手”“青年突击手”等称号,同时她也获得“奠基未来·感动无锡——2013无锡教育年度人物”、无锡市“三八红旗手”和无锡市滨湖区“巾帼道德标兵提名奖”“最受学生喜爱的老师”等荣誉。
    她以一颗博大的爱心,对生活永远充满着感激之情,对人生始终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坚韧地把病魔踩在脚下,迎着朝阳活跃在三尺讲台,把大爱播洒到延安,播洒进了广大师生的心田。
    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演绎着一种信念、一种坚守、一种职业文化传承,更诠释了一种精神的信度和强度。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