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儿童道德生命成长路上的贵人———记江苏省特级教师、海门市东洲小学党支部书记施健海门市东洲小学施剑 久经风雨志弥坚仁心大爱绽精彩———记无锡市石塘湾中心小学女教师袁丽景 痴心一片终不悔只为桃李竞相开———记南京市溧水区第二实验小学教师余清
三八节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82期 总第5012期 2015年03月17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82期  下一期
做儿童道德生命成长路上的贵人———记江苏省特级教师、海门市东洲小学党支部书记施健海门市东洲小学施剑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15-04-22 10:57:20

    2014年8月19日,是一个平凡而又特殊的日子,那一天,省教育厅《关于公布江苏省第十三批特级教师名单》的通知正式发布,海门市东洲小学的施健老师榜上有名。这是东洲小学短短22年办学历史上继许新海、祝禧、卞惠石、吴建英、王丽之后成为省特级教师的第六人。
    一、科研中明晰研究的方向
    施健老师1981年参加工作,有着丰富的教学和管理经验。来到东洲小学以后,她深深地感到,传统的道德教育模式只是单纯地传授思想道德的概念和规范,很少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接受能力,从而不能内化为自身的品格,不能指导学生生活,最终道德教育沦为一种虚假和表面的教育。于是经过广泛调查和深刻思考,她将目光投向了“儿童心理道德教育”,“让儿童的道德生命健康成长”成了她孜孜以求的目标。
    在多年的德育工作的实践和研究中,施健老师形成了“育德育心”一体化的学术主张,提出了“心理道德教育生活化、个性化、开放化、活动化”等实施策略,形成了“课题引领、环境优化、学科渗透、活动体验、家校互动”等完善的课程实施途径,以此实现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的有机融合,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德育心,以心育德。她带领项目组老师一起开发编写了《小学心理教育》教材和教师指导用书,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了心理教育的参考,解决了因无本而导致零散无序的心理教育问题,也为兄弟学校开展“心理道德教育”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这本教材还被评为南通市优秀校本课程和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二、课堂中放飞美丽梦想
    “把品德课上到儿童的心里去,让品德课程与儿童的心灵共振,真正让儿童在理想的精神生态中实现道德的成长”是施健老师的不懈追求。她的课堂朴实灵动,情理交融。能让儿童的心灵在优化的德育情境中得到浸润,激发儿童对真善美的追求。2006年,施健老师受国家教育部委派,领衔“内地与香港教师交流及协作计划”行动,与香港同仁共同备课、观课、评课,上示范课,举办工作坊,作专题讲座,开分享会,把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倡导的“文道结合”的思想和做法,传播给香港的教师,既促进了香港教师对中国文化的进一步认识,又提升了香港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实施水平,被国家教育部港澳台办公室评为“优秀指导老师”。
    现在,施健虽然已是东洲小学教育管理集团副总校长、东洲小学党支部书记,但每周深入课堂上课,是她坚持了30多年的习惯,孩子们也特别喜欢施老师的课,“课前一分钟”“好习惯闪光卡”“各式小印章”“故事会”“每月一辩”等教学方式深深印记在了孩子们的心田。
    三、实践中丰盈道德涵养
    2005年,东洲小学提出了新生活教育的五大行动纲领“我们爱阅读,我们爱艺术,我们爱运动,我们爱实践,我们爱生命”,施健则结合品德学科特点,倡导师生过有进步的道德生活。在施老师的引领下各班的道德实践活动开展得风生水起。
    在施老师的精心组织下,2013年11月份,大手小手班的老师和孩子们参加无锡“灵山·为爱行走”大型公益活动。这是一个由政府、公益组织、爱心企业、热心市民共同参与的跨界活动。上午5公里的徒步行走,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是个不小的考验,但大家心中凭借那一份爱的力量,相互鼓励,相互搀扶,努力坚持着。他们拿着康乃馨、剪纸,快活地穿梭于一批又一批的人群中,用自己的话语、微笑激荡起游客们的善心和善行。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文明学校”“江苏省优秀家长学校”“南通市德育工作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
    春天,写着希望;春天,写着执着。当东洲小学校园里的花草树木焕发出勃勃生机的时候,施健,一位和蔼可亲的智者、德艺双馨的能者,正向我们缓缓走来。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