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存明,男,2001年参加工作,现任南京市溧水实验小学教导处副主任。先后获得“溧水区优秀青年教师”“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江苏省优秀学科青年教师”等称号。撰写80余篇论文、案例在各类杂志期刊发表,参与编写《小学数学讲学稿》约10万字,出版苏教版教学录像课《找规律(五上)》。主持了10余项省、市、区级规划课题。
作为一名“80后”小学数学教师,吴存明老师在他十余年的教学之路上,始终以一种乐观向上的态度,享受工作中的快乐,追寻心中的专业成长之梦!
■他是教学路上的彷徨者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吴老师刚工作时教育生活的真实写照。一向喜欢语文的他出乎意料地被学校安排任教数学和自然两门课程,面对教育科研,他充满好奇……于是,他如饥似渴地学习了大量有关课程标准和教育教学的文章书籍,从中搜寻最新的教育理念和优秀的教学设计。他一边学习,一边实践,渐渐地摸索到了数学教学的一些门道,教学水平不断进步。第一次撰写的数学论文《激活课堂,体现主体,焕发创新活力》获得了县级评比一等奖、市级评比一等奖。
正当他对自己的教学能力自信满满之时,却经历了一次失败的打击。那是2003年,全县举行数学教师赛课。通过一番准备后,一份沉甸甸的教案诞生了。可是,他赛课的结果却是名落孙山。那段时间里,他一直在思考失败的原因……面对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他如同黑暗之中的夜行者,充满彷徨与无奈。
■他是课堂教学的蜕变者
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吴老师认识到,作为教师,如果只是读书、教书,不写作、不反思、不梳理自己的成败得失,是不可能提升教学水平的,要使自己尽快成长起来,就要坚持反思。为了寻求蜕变,每次研讨课、公开课,他都主动请缨,要求献课。在一次次历练中,他也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教师的工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不能简单模仿,不能邯郸学步,应该不断反思。
2004年,吴老师参加南京市教育局组织的全市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大赛,获得市级一等奖的好成绩。2005年,他为东南大学出版社录制“提前接触新课标、新教材”录像课。这些成绩的获得不是偶然,源自他对课堂教学的坚守与反思!
2008年,吴老师代表南京市参加了在扬州举办的江苏省教研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竞赛,他执教的课题是《认识比》。为了把这样一节“冷门”概念课上好,吴老师很是费了番脑筋。那段时间里,他几乎天天都要花时间坐在电脑面前,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情境的创设、兴趣的激发、氛围的形成、难点的突破、课堂的生成、精当的小结、恰当的评价……他在每一次的调整中都力求趋于完善。直到上课前一天晚上,市教研室朱老师连夜帮他梳理了整节课所有的教师问话,并告诉他:“上课问话一定要考虑学生能否‘接’上来;在课堂上一定要注意‘听’学生的发言,你的话和学生的话要‘接’得上去。”这节课,他获得了江苏省一等奖。
■他是课题研究的坚持者
光做不思,只能重复“昨天的故事”,走向平庸;光思不做,那是“口头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因此,有了想法,有了思考,还要有勇气去实践。2006年,吴老师调入了南京市溧水实验小学,恰逢这时南京市教科所启动了“十一五”第一期“个人课题”的申报。他抓住机会,积极申报,课题《指导小学生写“数学日记”的实践研究》顺利立项。于是,他又以饱满的热情、执着的追求开始了新的征程。
一年多的时间里,吴老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大胆开展让高年级学生写“数学日记”的活动;开设县级公开课《量的计量》,展示了“数学日记”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体现;他还在《南京教育科学研究》和《溧水教育》发表课题研究相关文章3篇,该课题于2007年顺利结题并被评为“南京市优秀个人课题”。
如果说“个人课题”是教师自主的研究,是适合教师的研究,对于促进教师个体发展有较大作用的话,那么学校的“集体课题”也有“集体课题”的优势:群策群力,才智互补,通力合作,带动一批教师成长;解决学校重大问题,支撑学校办学目标,形成学校办学特色等。
进入实小不久,吴老师便主持申报了第一个市级“十一五”规划课题——《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反思性”学习的实践与研究》,他和同事们以课堂为主阵地,探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自主反思性学习”,总结提炼引导学生“自主反思性学习”的途径和策略。根据该课题撰写的《关注学生自主反思,促进学习过程优化》一文发表在《溧水教育》上,其中适合学生“自主反思性学习”的课堂教学结构,即“自导→自学→自问→自练→自结”,引起了同行的积极关注。
2007年以来,吴老师先后在淮安、南京、重庆、溧阳、扬州等地执教公开课十余次。2008年,他先后获得“溧水县优秀青年教师”“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江苏省优秀青年教师”等荣誉称号。2010年,他和同事三人组队参加全国网络教研团队竞赛,获得全国一等奖。2011年,他又通过中层竞聘上岗,现担任溧水实验小学教导处副主任。
一路走来,吴老师学习理论,申报课题,研究课题,锤炼课堂,获得了荣誉,收获了幸福。他认为,也许没有人能说得清楚幸福是什么,但是我们可以追寻幸福。追寻幸福,是因为对教师工作的热爱;追寻幸福,是因为对专业成长的期待;追寻幸福,是因为对课题研究的深入;追寻幸福,我们需要加强理论学习,提升自身素养;追寻幸福,我们需要扎根课堂教学,投身教育科研。
天道酬勤,厚德载物。吴老师感慨地说:“我别无它求,只想一如既往,深深地埋下头去,用全部力量,去探索、去追求我的专业成长之梦。我想,有梦是幸福的,我愿一直行走在追梦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