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凤春:做智慧型、专家型的教师 王智慧:架设家校彩虹桥的智慧人 刘红美:虽是小学老师,但眼光不能“小”
教师节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93期 总第5101期 2015年09月01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93期  下一期
刘红美:虽是小学老师,但眼光不能“小”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15-08-28 14:07:13


    无论是在偏僻的农村小学,还是在如今的实验小学;无论是教育教学,还是工作之余,扬中市实验小学刘红美总是想孩子们所想,在各种角色中努力改变与提升。
    孩子们喜爱的语文老师
    刘红美一直深深记得特级教师窦桂梅的一句话:小学语文教师虽然姓“小”,但眼光不能“小”,不能只停留在课本和参考书那一点点最基本的东西上,我们要在孩子的心田里种上语文的根,让它不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所以课堂中,刘红美总是尽可能地为孩子们创设情境、拓展阅读,让他们觉得语文好玩、好记、好学。
    2013年,她代表学校参加皖鲁苏三省阅读教学大赛,执教《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获得特等奖。2013年,她被评为“镇江市我最喜爱的语文教师”,她真心希望能永远做一位孩子们喜欢的语文老师。
    孩子们信赖的妈妈老师
    有人说,小学老师就是个全能保姆——不仅要管学习,还要管吃喝拉撒和心里想啥。从教19年来,刘红美都记不清自己当了多少回这样的全能保姆。
    小学高年级的孩子,开始有自己的主见,却又常常不愿向他人倾诉。为了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刘红美在班级开展餐后演讲活动。即每天午餐后按学号抽取一位学生进行即兴演讲,刘红美及时进行点评。通过生生间的交流、师生间的沟通,一些必做的思想工作便可水到渠成。
    班级的张同学就曾问刘红美:“老师,其他同学有困难时我都热情帮助,为什么我的人缘一点也不好?”张同学也是个叫人头疼的孩子,平时别人说不得他的缺点。刘红美首先肯定了他的优点:读书多、记忆力好,接着趁机把他随便讲话影响课堂秩序、不站在别人角度考虑问题等缺点说了出来。那天的谈话触动了孩子心灵,张同学之后有了很大改进。在刘红美看来,教育学生必须抓准时机,好的时机才会带来好的效果。
    每换一届学生,每接一个新班级,面对不同的孩子,刘红美总是想: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她从孩子、家长的角度出发,努力做好一个“妈妈老师”,因此赢得了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她也先后被评为“扬中市十佳辅导员”“扬中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孩子们崇拜的点子老师
    刘红美教过的学生私下是这样评价她的,“我们刘老师就是‘鬼点子’多”。的确,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刘红美确实想了不少点子。
    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刘红美在班级开展“轮流日记”的练笔活动。全班48人,分成12组,每组4人,每个小组共用一本日记本。日记本在小组成员中传递,每一位组员在完成自己日记的同时,都可以阅读其他组员的日记。
    这样的教学点子还有很多,刘红美把它们汇集起来,也有了小小的收获。她参与编写的校本教材《班本小作文》由河海大学出版社出版,课题成果荣获2013年镇江市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一等奖,她的课题研究论文《轮流日记,部部惊星》发表于《生活教育》,《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写作》发表于《语文教学研究》,《板块教学,构建高效课堂》发表于《小学教学研究》。她的多篇实验论文发表在《小学教师培训》等省级以上刊物。她还先后两次赴湖北省十堰山区参加“关注山区教师,撑起大山脊梁”志愿者活动,被评为“扬中市骨干教师”“镇江市骨干教师”“扬中市学科带头人”“江苏省诗教先进个人”。
    “成绩只属于过去”,人到中年的刘红美依然充满活力,她将继续以满腔的热情,去想孩子们所想,做好孩子们所喜爱的百变老师。
                                                             文/瞿旭梅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