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亮:“老师好”是世间最动听的声音 万子祯: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朱秀玲:满腔热忱育栋梁
教师节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93期 总第5101期 2015年09月01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93期  下一期
王亮:“老师好”是世间最动听的声音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15-08-28 14:23:05


    “十多年的工作经历,给我留下了太多的感触、太多的思考。特殊教育真的是不易,真的是很难!”2005年,王亮从一所普通的乡村小学来到建湖县特殊教育学校,从此成了一名特教老师。“但在艰辛的同时,我们也为那些不幸孩子们的点滴进步,倍感慰藉、倍感幸福!”
教师,家长,保姆
    教育正常智力和健康的孩子都十分艰难,非一日之功,何况那些患有智力障碍、听力障碍的孩子。作为特校老师,整日里和这样的孩子打交道,在常人看来,别说是幸福了,恐怕连最基本的快乐也谈不上,即使再怎么耕耘付出,这辈子也别想桃李满天下。
    王亮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其中不少家长也有着很严重的智力问题,家中十分贫寒拮据。有的孩子从开学一送来,家长就再也不闻不问了。
    “但作为孩子们的班主任,‘责任’一词常使我感到不忍放弃、不能放弃。”哪位孩子生活用品用完了,王亮会帮他买;哪位孩子病了,王亮带他看医生……
    就这样,王亮是老师,是家长,又是保姆,练就了多重角色的自由转换。时间长了,这些孩子们都离不开王亮了,王亮就像他们心中的太阳,时刻温暖着他们,照亮着他们前行的道路。
    来自火星的孩子
    王亮曾教过一名叫涛涛(化名)的自闭症儿童。人们称自闭症儿童是“星星的孩子”,但涛涛大概来自火星吧,脾气暴躁且满口胡言乱语,在一次严重影响课堂教学后,他被王亮严厉地“提”了起来。可王亮还没开始批评,他却突然夸张地号啕大哭,一边哭着,还一边指着王亮大叫:“你欺负我,我要告诉老师。”王亮笑着说:“你要告诉哪个老师呀?”“哼,我要告诉王老师。”“哦,原来他要告诉我呀!”顿时,教室里哄然大笑。
    “当时,我深深地怔住了,内心像被什么东西揪住了,根本笑不出来。”虽然,在涛涛单纯的逻辑里,不明白这件事是多么的可笑,但在他的潜意识里,老师就是他最可信任、最可依赖的人。王亮坚持每天都要和涛涛进行一对一的康复训练,一遍遍地重复提问、回答,一次次地纠正孩子的行为习惯。经过几年的学习训练,涛涛现在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王亮说:“不管这个孩子来自哪颗遥远的‘星星’,我都要带着他去寻找光明。”
苦尽甘来终有时
    他的班里还有一名叫东东(化名)的孩子,重度智障,走路总是一瘸一拐的。由于神经受损,大小便失禁是常有的事,每当王亮给他擦洗身子时,他要么哇哇大叫,要么嘿嘿直笑……“有时我真想冲他大发雷霆,可一想到他是一个智障儿童,我的心就慢慢平复了下来,他什么都不懂啊!”
    在王亮日复一日的帮助与关心下,终于有一天,在王亮帮他做语言康复时,他冷不丁地说了声“老师好”!这一句“老师好”胜过千言万语,涤荡了王亮心中所有的痛苦和委屈,因为这是直击心灵的慰藉。正是这一点点的心灵交汇,让王亮更加执着这份工作。
    做特教老师是辛苦的,因为他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做特教老师也是幸福的,因为那一声声纯真的“老师好”是世间最动听的声音!
                                                              编辑/蒋道君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