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利用学具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果
实践探究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95期 总第5116期 2015年09月29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95期  下一期
利用学具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果
来源:东台市五烈镇广山小学 作者:徐伟 发布日期:2015-10-08 15:56:25

    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过:“思维从动作开始,切断了动作和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因此,教师要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根据教学内容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操作学具。所谓学具操作的教学活动是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与教师提供的定向指导,通过动手操作学具探究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结论,理解数学知识的教学活动。动手操作是学生参与学习,获得知识的必要手段,是智力的起源,思维的基础。低年级学生由于抽象思维发展得还不够完善,在学习时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学具操作成为低年级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手段。
    一、借助学具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数学家华罗庚指出: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这就要求在研究数学问题时,把数形知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数的方面用分析的方法进行抽象思维,从形的方面进行形象思维。通过学具的操作,可促进这一过程的完成。例如在教学“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时,对于“9+4=?”大多数学生能很快地说出和是13。但是,教“9+几”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能正确地计算,更重要的是揭示计算的规律,让学生掌握用“凑十法”的思考过程。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先按算式摆小棒,一边摆9根,一边摆4根,用小棒摆出结果,并启发学生,怎样一眼就能看出是13根?接着,教师要求学生把操作的过程用算式展示出来。这样,通过动手操作,可以让学生掌握“凑十法”,并由此过渡到学习“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这样数形结合,在操作中从形的方面进行具体思考后逐步过度到数的方面进行思维,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算理,同时促进了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协调发展,可谓一举两得。
    二、借助学具操作,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兴趣是指人们积极探究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6至12岁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是对新奇的、具体的事物感兴趣,善于记忆具体的事物,而不善于记忆抽象的内容。”小学生好奇心强,乐于模仿,所以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情景、创造条件,让学生多使用学具,投其所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记忆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进而形成良好的、牢靠的认知结构。
    例如学生学习《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时,让学生操作已经沿半径分成若干等份的圆的学具,看看能拼成学过的什么图形的近似图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指导,让学生自己试着拼一拼后再进行同桌交流,在学生拼成近似的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的情况下,发现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再引导学生找出各部分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操作发现拼成的长方形的宽是圆的半径,长方形的长是圆周长的一半,从而借助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三、借助学具操作,促进学生语言发展
    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载体,是思维的外壳,语言能直接反应思维的成果和水平。学具能为学生提供语言表述的材料,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同时对材料进行分析、比较、概括,在学具使用的过程中进行说理表述,对操作的过程进行复述整理,通过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象加工,从而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如讲“可能性”时,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三盒乒乓球,第一盒全是黄球,第二盒全是白球,第三盒是黄白球混合。第一题要求学生摸出的球一定是黄色的,学生到第一盒摸,问:为什么到第一盒摸?学生边操作还要说明原因,因为全是黄球;第二题要求学生找出的球一定不是黄色的,说明原因必须到全白的里面摸;第三题要求学生摸出的球可能是黄色的,说明原因必须到第三盒里面摸。这样,学生不但会动手操作了,还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
    四、借助学具操作,增强学生合作意识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学习方式,它强调学生学习的亲历性、参与性、合作性。在教学中有很多规律需要学生通过操作才能发现和体会,这时仅凭个人的智慧是不够的,必须挖掘集体的智慧,才能集思广益,达成目标。在操作、探究、验证的过程中,学生才能充分领略合作探究的魅力,提高合作意识。
    例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让学生用两根纸条做一个“活动角”,让学生演示角的形成过程:把一条边固定,转动另一条边就得到一个角,并且角有大有小。教师接着引导学生思考:“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然后再出示两个相同的角,但边的长短不同,让学生观察并猜测两个角的大小。由于学生在观察中产生错觉,很容易得出“边长的角大,边短的角小”,此时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有用同一个角测量的,也有将两角放在一起比较的。通过小组讨论,集体交流得出正确结论:“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岔开的大小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学生既能正确认识自己,也能正确认识别人,既能正确评价自己,又能正确评价别人,并且能够充分发挥小组合作活动中的个体作用,懂得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教育家加里培林认为:言语活动的真正优越性不在于脱离与实物直接联系,而在于它必然为活动创造新的目标——抽象化,也就是说在教学中,要避免只动手、不动口,要把动手和动口结合起来,离开语言,就难以实现从直观到抽象的过渡。儿童的智慧,就在他们的十个手指尖上,学具的运用正是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而达到我们的教育目标。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