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上午9时,在常州雕庄中心小学操场上,1300余名学生整齐列队,每人手持足球,表演了足球操。简单流畅而刚劲有力的动作,震撼了在场观众。就在前不久,雕庄中心小学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在雕庄中心小学,足球早已融入了师生们的日常生活。
“足球文化”洋溢校园每个角落
来到雕庄中心小学,几乎所有人都会被学校无处不在的足球氛围所感染。宣传栏上印刷着大幅足球图案,校园里遍布足球造型的石雕。铺设了塑胶跑道的操场上,一年四季都有学生刻苦练球的身影。
“足球在雕庄中心小学,已经不单单是一项体育竞技,而是形成了‘雕庄足球文化’,弥漫在校园的各个角落。”
谈起学校的足球特色教学理念,校长黄伟良说,“雕庄中心小学选择足球可能是机缘巧合,但是学校选择把足球发展成一种文化,它就不单单是一种运动项目,它还可以带给孩子更多,比如说增强团结协作的意识,让孩子们更懂得拼搏,自我突破。每个孩子都可以加入到足球运动中来,有人负责踢球,有人负责写球,有人负责画球,这几年来,我感觉学校里孩子的精气神都好了起来。”
据介绍,这里每年的“足球节”活动是全校师生的盛会。精彩的校园足球联赛、丰富的足球文化展、有趣的亲子足球游戏、隆重的足球家庭和足球宝贝评比等多位一体的校园足球活动,让每个孩子都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其中,体验足球的独特魅力。
目前正在实行的“足球与学科整合课程”,是学校今年2月份推出的,主要涉及足球文学、足球数理、足球艺术、足球英语、足球社团等课程内容。在授课时,主要是通过主题单元推进、多元学科整合,开展综合性、跨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享受足球运动,感受足球文化。
“踢足球的时候,我是最快乐的”
常州当地百姓了解雕庄中心小学,是因为他们出色的比赛成绩,而在雕庄小学内,成绩却不是他们最常提及的字眼。
10岁的陈程身披7号球衣,在校队里担任前锋,由于脚下灵活,大家都称他“小梅西”。当记者问及每天放学后还要训练会不会有情绪时,他的回答干脆直接。“不会,因为我们喜欢足球,在场上踢足球的时候,我是最快乐的。”
“孩子们踢足球,首先要体会到快乐,只有大家对这项运动真正产生兴趣,才能坚持下去。”雕庄中心小学足球队主教练戴清清对记者说,她本人是前省队主力前锋。“我很享受这份工作,每次和孩子 们一起训练,都很开心。
常州雕庄中心小学副校长白娟芳告诉记者,每次有重要比赛,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会全部出动,给孩子们当拉拉队,为球队加油打气,让球员们感受到来自学校的支持。
“有时候比赛地点比较远,我们就开着私家车带孩子去,”白娟芳说,“最初,我们也处于摸索阶段,但学校一直都很重视足球,经过近20年的积累,终于结出果实。”
近年来,雕庄中心小学在区、市级比赛中斩获了大多数冠军,曾蝉联常州市运动会青少年组足球赛冠军,每年向上一级体校或运动队输送优秀后备人才十余名。以雕庄中心小学培养的球员为班底的常州市足球队,曾获得江苏省第十七届运动会冠军。学校先后被评为常州市足球特色学校、江苏省培养足球后备人才重点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孩子们有了兴趣,热爱上这项运动,自然会取得好成绩。”白娟芳体会很深。
谈及更多的不是过去,而是未来
记者在采访中感受到,作为一所已经荣誉满身的足球特色学校,雕庄中心小学的师生们最愿意说得却不是过去,而是未来!
陈程对未来的计划很简单,“我希望能继续快乐地踢球,和我的队友们创造更多好成绩。”
从2014年12月份到现在,戴清清已经连续参加了两期足球教练员培训班。“作为教练,不能坐井观天,必须多学习多交流,队员更是如此,孩子们需要更多的比赛。”戴清清说,“希望在2017年能带领我们的足球队在全国系列比赛中有所收获。”
据黄伟良介绍,下一步雕庄中心小学将更加重视校足球队的业余训练,各年龄组的梯队建设将进一步完整。学校将依照青少年足球比赛的年龄组划分标准,分别组建一、二年级,三、四年级和五、六年级足球俱乐部。
学校也将进一步强化完善足球文化节活动,以足球育德、健体、促智,努力打造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保证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同时,黄伟良也坦承,尽管学校对下一步的发展雄心勃勃,但仍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
“校队的队员们只有一套好的护具,平时都舍不得穿。”黄伟良分析,硬件条件的制约和师资力量的不足,是校园足球发展面临的最大瓶颈,解决这些问题仅仅依靠学校自身的力量难以实现,我们希望能获得更多外界的支持。
“我们所做的一切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希望孩子们能有好的球技、好的成绩、好的品质,让‘足球从娃娃抓起’不再只是一句口号!”
.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