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三元桥小学:走进“互联网+”教育时代 如东实验小学:教育信息化为百年老校插上腾飞的翅膀
智慧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98期 总第5136期 2015年11月10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98期  下一期
如东实验小学:教育信息化为百年老校插上腾飞的翅膀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朱皓 发布日期:2015-11-12 13:03:09

    没有传统的黑板和粉笔,学生手里小小的Ipad,能装进所有的教材、习题和作业。学生根据课前任务,自己设定学习计划,碰到抽象难讲的知识点,通过先进的电子白板和演示屏,播放立体图片、视频资料,帮助理解。短短45分钟,充满现代化气息的教室里,老师循循善诱,学生兴趣盎然。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兴起,越来越多的学校把信息化建设作为促进本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战略选择。如东县实验小学率先尝试,取得显著成绩,成为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典型示范,先后获得全国现代化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江苏省电化教育示范学校、南通市现代教育技术先进集体等众多殊荣。
    智慧校园建设初具雏形
    坐落在黄海之滨的如东实验小学,是一所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的百年名校。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这所百年老校也在悄然发生深刻的变化。
    “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进而带来的是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的改变,无论是主动应变还是被动改变,教育教学都必须改变。”校长曹爱东说。
    2014年,学校成立了以曹爱东为组长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小组,并制定了《如东县实验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三年发展规划》,先后搭建了计算机网络系统、数据中心系统、智慧校园平台、校园安保系统、电子阅览系统等,智慧校园建设初具雏形。
    “现在校园无线网已经覆盖学校各个角落,老师们可以随时随地分享教学经验、育人心得。”曹爱东向记者介绍,学校为每名教师配备一台笔记本电脑,另外配备40台学生平板电脑,以供翻转课堂教学使用。学校还设有4个电脑教室,共计200多台电脑,其中有两个是云教室,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教育模式。学校所有的教室均配有交互式电子白板,不仅如此,学校还专门设置了微格教室和自动录播教室,用来收集优秀课堂资源,供学生学习。
    “最近学校花费20多万元对自动录播系统进行升级改造,现在学校的视频点播服务器,已经具备在线课程直播和互动课程点播等先进功能,学生们随时都可以观看公开课、精品课,真正为学生们创造一个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环境。”曹爱东说。
白板教学效果显著
    “所有的学科都在使用,所有的教师都在使用。”说起电子白板的使用情况,曹爱冬这样表示。数学老师季圆圆也笑着说:“不用的话,孩子们会抗议。”
    2014年,如东实验小学62间教室全部配备了以SMART交互白板为主的互动教学设备。“实现这一目标并非易事。”曹爱东说,“好钢用在刀刃上,要使白板教学发挥最大效用,关键还是在教师。至今我们已开展了5次教师专项培训。”
    第一次是邀请有关专家为全体教师做讲座,讲解SMART交互白板应用技巧。第二次是聘请厂家工程师担任顾问,介绍白板技术制作与应用。第三次是分学科开展电子白板培训活动。第四次是与大豫镇兵房小学、桂芝小学等4所学校建立教学研究共同体,展开资源共享。第五次是分学科组织电子白板课件制作培训活动。
    “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多少只?”当六年数学教师季圆圆刚把问题推送到电子白板上,一双双兴奋的小手齐刷刷地举过头顶。打开Ipad,有的学生依靠画图软件,讲解自己采用的列表法,有的学生则采用了抬腿法、假设法、画图法……教室里的气氛十分热闹。
    这是学校老师利用白板教学的一个情景。这样的课堂受到家长和孩子们的喜爱。从2014年学校全部使用SMART白板技术起,如东实验小学教师们明显感觉到,学生主动学习的劲头足了,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长了,学校的教学质量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教育信息化促“家校沟通”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家长迫切需要及时了解孩子在校情况,给孩子以正确、及时的引导。然而学生数量众多,教师如何快捷、高效地与家长沟通,成为家校沟通的一大难题。
    “科技是一个工具,它的价值是支持和辅助学习,它永远无法取代老师的能力,也不能凌越家长的作用,但它却能为两者之间的互动提供最好的服务,让教育的能力发挥更高作用。”谈起如何化解家校沟通难,曹爱东打开了话匣子。
    他介绍,近年来,如东实验小学通过“家校通”将每周教学情况告知全体家长,让每位家长参与学校管理,了解孩子的学习与生活,了解每位教师的工作。学校还设有校长邮箱,用来收集家长建议,并及时反馈和处理。不仅如此,每班班主任都建立了QQ群或微信群,都设置班级公共邮箱,还有一些班主任开辟视频窗口和互动性专栏、论坛,综合运用新媒体等手段,及时为家长答疑解惑,商讨班级活动,分享生活趣事。
    “我们孩子刚上一年级那儿会,很多字都不会写,老师留的作业老是记不下来或是记不全,我只能每天给各科老师打电话逐个问,浪费话费不说,总麻烦人家老师也挺过意不去的”,一位学生家长告诉记者,“现在,老师直接通过‘家校通’就能发布通知、布置作业、传达小孩在校表现,我们直接在手机上查看,便于辅助孩子按时完成作业,想了解个啥也不用老往学校跑了。”
    “教育信息化带给学校老师、学生家长实实在在的实惠。”曹爱东对教育信息化发展充满憧憬,“期待硬件设备更好,软件开发更优,师生应用能力更强,为办好现代化的学校发挥重要作用。”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