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让小学英语教学与生活零距离 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图形教学
E教教学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00期 总第5153期 2015年12月08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00期  下一期
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图形教学
来源:连云港市卞浦小学 作者:魏琼 发布日期:2015-12-10 22:25:23

    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以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对当代社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为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也为教育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给教学带来革新的机会,为学科教学信息化奠定了物质基础。有效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上资源,建构信息化学习环境,对于优化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图形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数学图形教学的意义
    图形与几何主要研究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和几何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让学生掌握相应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人类的生存空间,发展形象思维,培养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二、传统图形教学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图形教学模式就是教师在黑板上画,学生在下面听课、记笔记,属于填鸭式图形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理论知识方面记得很牢固,但结合起实践难免会手忙脚乱、不知所措。而且,如果让学生根据所学,结合实际,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时候,孩子们会很难超越书本的局限。因此,传统的图形教学模式存在很多缺憾。
    三、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图形教学
    1.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与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有了学习的方向。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根据心理学规律和小学生学习特点来看,他们的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加之课堂思维活动比较紧张,时间一长,学生极易感到疲倦,就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等问题。这时适当地选用合适的信息技术来刺激学生,吸引学生,创设新的兴奋点,激发学生思维动力,可以使学生继续保持最佳学习状态。学生学习有了兴趣,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很好地利用电脑绘图来展示知识间的联系,引起学生的兴趣,有利于他们很好地理解知识。
    2.启迪学生创新思维
    信息技术具有多种感官同步进行的直观效果,能够将教学重点和难点用图形一一呈现出来,向学生展示教学情境,提供丰富的感知,呈现思维过程,使学生闻其声、见其形、入其境,让学生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极大地支持了学生对逻辑推理、问题解答和数学观念的寻求与研究,尤其是引导学生对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概括的过程。
    3.搭建解题“脚手架”
    运用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动态演示,能形象揭示知识的生成过程,化抽象为具体,变理性为感性。它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借助于观察和比较,逐步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更深刻地把握知识的本质。
    去年,我参加了一节公开课的听讲,教师在课堂中出示了一道鸡兔同笼的问题如下:草场有鸡和兔共10只,共有32条腿,问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在教师的引领下(鸡是两条腿,兔是四条腿)通过电脑画图解答了这道题。如图所示,

    教师是先画10个头,再分别画上两条腿,表示10只鸡,然后,从第一只鸡上多加两条腿,那它就变成了一只兔,当第六只加完两条腿,就共计32条腿,这样数一下,四条腿的兔共6只,两条腿的鸡共4只。
    教师运用了形象的图形,帮助学生理清了数量关系,展示了思维过程,把数与形完美地结合起来,学生在教师的绘图过程中感悟了数形结合和分类的数学思想,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深度。
    4.突破教学重难点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小学生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而概括、分析、判断、综合以及空间想象、逻辑思维能力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因而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而多媒体的介入,不但能使图形活起来,更能轻而易举地突破重难点。
如:教学“相遇问题”应用题,这节课的重难点是如何让学生理解“求路程”应用题数量之间的关系。
    教师出示例题:张华和李诚同时从家里相向而行,向学校走来,张华每分钟走65米,李诚每分钟走70米,经过4分钟,他们同时到校,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
    学生读题后,教师开始操作、演示。屏幕首先出示一条线段,左端闪动两下,用黄色△表示张华家;右端闪动两下,用蓝色△表示李诚家;学校用一面红色小旗表示。教师一声令下,两人同时从家向学校走来,张华走过的路用黄色线段表示,李诚走过的路用蓝色线段表示,走了1分钟后,两人停了下来。教师提问:张华、李诚各走了多少米?两人共走了多少米?用了多少时间?接着教师又发令,两人继续行走,直至相遇而停。提问:两人共行多少米?即路程是多少米?
    通过屏幕上线段的动态演示,学生逐步理解了这种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了“相遇问题”中的“求路程”应用题两种解法的思路和步骤,从而学会了正确的解答方法。可见,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能使学生比较容易地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正确地列式解答应用题。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数无形时不直观,形无数时难入微。”进行图形教学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关注了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反映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应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淀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为学生的数学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对图形教学的兴趣、对数学绘图的渴望和对完善自我的追求,这才是我们追求思想,引领课堂的价值所在。
    让我们一起来追求图形教学的课堂,让教师和学生的智慧在图形教学中碰撞出绚烂的火花。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