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教室环境下互联网+教育的应用与研究 浅谈未来教室高效课堂构建
技术拾萃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01期 总第5161期 2015年12月22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01期  下一期
未来教室环境下互联网+教育的应用与研究
来源: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学校 作者:金一民 发布日期:2015-12-31 14:42:33

    在Intel未来教室宏伟蓝图的视频里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师生线上线下的互动,以“桥”为主题的班级活动,学生用3D打印机创造的作品。我相信看过视频的人都会被它所感动,那么是什么让我们发自内心地感动呢?因为它让我们看到了学生因兴趣引发的快乐,它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的教育远景。由此我们思考:现实与理想存在着哪些差距?我们应该要往哪方面去努力?
    一、教学资源,是未来教室的基础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是指教学生知识,传道的基础是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丰富的教学资源。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一定要进行比较的话,我认为丰富的教学资源更为重要。打个比方:两个饭店就餐环境一样,唯一的区别就是厨师,一边的厨师是老师傅,非常有经验,但用调料凭的是感觉,有时会发挥失常;另一边的厨师虽然只是经验一般,但他们推出的菜都是精挑细选的,用料讲究,精确配比,保证每个菜味道如一,长此以往,两边的生意就可想而知了。
    其实饭店里的菜就好比教学资源,有的教师仅凭自己老练的经验去教学,往往不能照顾全面,有的教师工作年限短,能力一般,但他们能够群策群力,累积教学资源,精选习题,让每项变成精益求精的“艺术品”。
    我们可以从教学资源的事物形态上区分,把它们分为实物类教学资源和虚拟类教学资源,实物类教学资源显然是指我们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教材、教具等,比如:物理上的电路元件、体育上的棒垒球、化学上的试剂用品等。蒙台梭利说过,“我听过了,我就忘了;我看见了,我就记得了;我做过了,我就理解了。”所以让人印象最深的是操作,那么实物类教学资源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在未来教室的环境里,3D打印机创造的实用性将被无限发展,师生可以打印出理想的富有创意的实物类教学资源。
    虚拟类教学资源是指看得见但摸不着的信息类素材,比如教师拍摄的微课、展示的各类图片等。从文件属性上区分,可以分为视频类资源、课件类资源和习题类资源。信息技术打破了学校的“围墙”,让教育超越时空限制,变得更开放、公平。在未来教室的环境里,虚拟教学资源的组合使用将会对知识的掌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课前学生利用视频类资源进行自学,课中教师利用课件类资源进行授课,课中及课后学生利用习题类资源进行检测。以上例子是理想化的,现实中存在着多种虚拟素材组合使用。
    教学资源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了基础作用,没有精挑细选的教学资源,对教育教学来说就好像进入 了高原期,努力地提升,但收效甚微。在未来教室里,有大量的实物教学资源,更有极度丰富的虚拟类教学资源支撑。
    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想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积累和优化教学资源,在这方面可以采取“逐个攻破,层层推进”的方法,建立以校长或副校长为主要领导,教技骨干为技术指导,某学科组长为轮流负责人的工作小组。首先,以某学科某年级的教材为试点,由学科组长带领学科组教师研究、讨论和制作教学资源,以公开课的形式展示,并不断加以完善;其次,工作小组总结经验及吸取教训,进而向其他学科其他年级扩展,最终实现覆盖全学科全年级的教学资源;最后,各学科组长带领学科组教师不断加以修正、完善,为未来教室环境的教学资源需求奠定基础。
    二、慕课系统,是未来教室的脉络
    慕课系统实际上就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化教学平台系统,有很多人都在做诸如此类的系统,所以它的叫法有很多,如:微课平台、智慧平台等。总的来说,慕课系统都会具备教学视频、习题作业、评价反馈等功能模块,它们不是单独呈现而是把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提升教学效率、差异化教学的目的。
    如果把未来教室比作人,慕课系统就相当于人的筋脉,它连接了未来教室的每个角落,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那么慕课系统是怎么运行的呢?如下图所示:
    学生通过注册获得账号,注册的方式建议采用发放注册码,绑定微信等方式,如:初一新生,可以给他发放一个为期3年到3年半的注册码,学生凭码注册,账号可绑定腾讯QQ、微信、微博等方式,便于识记。学生进入系统进行选课,课程呈现方式可按照年级、学科和自定义方式呈现,选择自己需要的课程进行学习,这样就可以进入该课程界面进行操作。
    1.观看教学视频
    掌握知识是学校智育的核心任务,因此改善教学方式是我们一直研究的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翻转课堂、微课等新概念,学生观看教学视频是对新知识的初级阶段加工,可以获得初步的新意义的构建,能够回答“是什么”和部分“为什么”的问题,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部分实际问题,并使所学知识产生迁移。比如:学生通过教学视频学习勾股定律,并了解了什么是勾股定律,为什么这个公式是成立的,怎么得到这个公式的,能够利用这个公式解决几何实际问题。
    学校在实践的时候还要注意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可以适当提供纲要、讲义、课件等虚拟教学资源的查看或下载。
    2.完成作业习题
    通过观看教学视频,新知识会进入短时记忆或长时记忆,如果知识得不到深度加工,那么遗忘将随之而来,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学生需要及时复习,并把新知识纳入原有认知结构,这样才能长期贮存。
    通过技术手段可以让习题出现在视频某个时间节点,这样做的好处是在讲解到某个知识点时候就可以立刻进行巩固复习;当学生在看完教学视频后,再来完成指定的作业习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注意,系统评判主观题的可能性不大,所以需要系统直接给予评价的习题,可以以选择题为主,填空题为辅,如果需要运算步骤,教师就要提供下载链接,学生能下载打印完成。另外,题量需适量,不宜过多。
    3.互动答疑
    教师应给予学生一个宽松、支持、“不走寻常路”的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心灵自由”,在紧凑的日常教学中,很多学生由于性格偏内向、怕老师生气、找不到老师等原因,即使有疑问也不会去问老师。在互动答疑的模块中,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自由地与其他学生和老师进行探讨、交流。与BBS不同的是,互动答疑针对性强,是围绕着问题展开的学术性讨论,并非扯东扯西的“拉家常”。
    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学生提问无人回答的情况,一方面要求教师积极关注,另一方面利用技术手段设置邮箱、微信之类的提醒,以方便教师及时获取信息;也会存在学生无人提问的情况,一方面教师要发动学生来提问,另一方面要创设有趣味、难度较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回答。
    互动答疑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的虚拟空间。教师也可以把问题延伸至课堂,做到线上线下的“并轨”,既有利于学生的智育,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3D打印,是未来教室的“魔指”
    在发达国家,3D打印机正在成为各级各类学校教学实践活动的“标配”。在我国,3D打印技术在学校中的教学才刚刚开始,教师可以开设相关课程帮助学生学习3D打印课程和掌握3D打印技能,同时也可以组成课外兴趣小组开展设计与制作。这将有助于学生了解、学习和掌握前沿科技,激发他们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小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益于他们的成长和终生的发展,为将来成为高端科技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3D打印机的引入将会使老师的教学更加立体,生物老师可以用3D打印机打印出恐龙化石模型,数学老师可以展现出复杂的数学模型等,也可以应用到学校的许多课程上。3D打印能够让教师的教学设想变成现实的物品,能帮助学生发明创造,学生将有机会亲身参与创作个性化作品,触摸到新技术的魅力,让梦想变成现实。相信3D打印会为学校今后的教育教学翻开崭新的一页。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