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g)  
徐州中山外国语实验学校:在孩子心中播下创新的种子
小游戏自己编,小玩具自己做,动动脑筋,三五天时间或许就能捣鼓出一个实用的小发明……“创客”概念越来越火的今天,不少小学生也有这样的“超能力”。在徐州,中山外国语实验学校大力发展教育信息化,率先尝试“创客教育”,顺应“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发展新要求,营造了“大众创新”的校园氛围。
信息技术为学校添时代活力
位于古城徐州的中山外国语实验学校是一所有着百年历史的名校。近年来,学校朝着“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的目标不断开拓进取,凭借着充满个性的教育理念、现代化的办学条件、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高水平的教育质量以及鲜明的办学特色赢得了社会和家长的一致认同。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实验小学、全国红旗大队、徐州市模范学校等众多殊荣。
“徐州虽然是个苏北城市,但是培养的学生却是要面向世界和未来的。”校长曹红梅介绍,从2006年起,学校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努力实现教育现代化。在硬件建设方面,学校多方筹措资金、充实现代教学设备,不断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相继建成千兆校园网,完善了“微机室”、“电子阅览室”等专用教室。这些设施、场地的建成,极大地方便了教师备课和学习,给学生和老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互动空间和平台,为推动教育现代化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教育的现代化,在提升和加大教育资金投入、硬件投入的同时,更要加大软件投入以及教师发展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曹红梅说。
为满足教学的需要,中山外国语实验学校不断丰富图书和音像资料,购置大量现代技术软件,建立数据库。此外,学校还特别注重教师培训。每学期,学校都要举办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培训与教研活动,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实践能力;同时,学校还将教师相关教学案例和论文编入校刊《中山乐园》。
正是这样,百年的文化传承奠定了中山外国语实验学校的厚重充盈,同时,教育信息化的运用又让她清新灵动。
创客工坊让学生的梦想开花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正在中国大地蓬勃兴起。在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中山外国语实验学校早早开始了创客教育的尝试。“前几年我们也教过传统的编程课,但内容太复杂,小朋友根本不感冒。怎么样才能让大家体验到创客运动的真正乐趣?根本一点是帮助学生打破对高科技的神秘感。”学校创客教育负责人李明升说。
学校特意买来科学魔法车,拿来给小创客们拆装。“一来它的构造并不复杂,小朋友可以尝试着研究里面的构造;二来通过亲自实践,可以树立学生的自信。”科学教师韩雪说。
实验学校还有自己的“中山创客工坊”,在这里,老师和学生几乎没有身份差别,大家可以自由分享最新的编程技巧、甚至就某一个具体的硬件搭建问题展开辩论。“一个运转良好的空间不但需要能提供各种可靠的硬件,还应当是‘随意’的、包容的,假如有必要,随时可以召集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来一次头脑风暴。”信息技术教师陈雯颖说。
“看,我的机器人已经制作完成了!它可以边跑边运球,是不是超级酷!”五年级的学生李易阳向记者展示他的机器人,那得意的表情令人忍俊不禁,这是在学校创客活动上的一幕。李明升告诉记者,每周五下午一节课后,学校都会组织形式多样的创客活动,让小创客们一展风采。
玩着,学着,进步着。沉浸在色彩明快的创客氛围中,一些原本就喜欢摆弄乐高玩具的孩子,开始了向小创客的转变。DIY徽章、3D笔绘画、电子大风车、科学魔法车、扫地机器人……不到半年时间,大家就设计出了数十件好玩而炫酷的作品,令人惊叹不已。
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完成他们感兴趣的、并且和他们生活相关的项目,从过程中学习各种学科以及跨学科的知识。这是中山外国语实验学校所倡导的教学理念。
“孩子们能从身边的创客实例中感受到‘智造生活’的乐趣和价值,进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校长曹红梅说。
朱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