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堂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03期 总第5190期 2016年03月01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03期  下一期
“动”中引“趣”中练———小学语文第二册《识字8》教学例谈
来源:无锡市蠡园中心小学 作者:王敏娟 发布日期:2016-02-26 13:30:55

    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作文与阅读的技能。”这句话道出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这一特性。如何使用好这一工具,真正培养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练就应用语言文字的技能,是教者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苏教版语文第二册《识字8》是一篇形近字归类的识字课文,因为配上了精美的画面和一首通俗易懂的儿歌,学生轻而易举地就掌握了字形及儿歌的意思。紧紧抓住课文,依托文本资源,充分挖掘内涵,巧妙迁移练习,成了我教学中落实的一大任务。课堂上,我注意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考虑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并从以下四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能力:朗读、绘画、表演和写作。
    一、简笔绘画画出形,想象画中来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是靠形象去认识世界的。儿童在感受形象时,观察的客体和词语之间就会建立相应的联系,就会产生“视觉经验的词语化”,即词和形象沟通起来。所以在语文课上,我们可以借用绘画这一种灵动可感的形式,遵循绘画的艺术思维规律,寻求最佳的结合方式,将语言的理解运用与绘画巧妙融合,取得鱼和熊掌兼得的效应。
    借助心理教育研究的契机,我曾经做过一次有关“喜爱学科”的调查,调查结果证实了学生对于美术这门学科的偏爱。为了用七彩的画笔赋予学生一片直观形象的天地,我让学生观察文中的图画。很快,可爱的红蜻蜓、绿蜻蜓飞来飞去捉蚊虫的情景引入学生脑海,寥寥数笔就画成了大大小小的蜻蜓。接着,我引导学生为飞舞的蜻蜓绘制一个场景,蓝蜡笔画河水、绿蜡笔画荷叶、粉蜡笔画荷花……在美丽的场景绘制完成之后,更多的“伙伴”出现在画纸上,鸟儿在叽叽喳喳地歌唱;小蝌蚪在水草间成群结队地嬉戏……
    二、自由表演展神韵,自信演中来
    在经过了快乐的想象之后,不妨将静态的美激活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肢体语言去体现美、展现趣。于是,我让学生自由表演画中的情景,或张开双臂轻盈飞舞,或甩动双手轻快游动,或似花儿随风摇曳……学生自由组合、自由表演,将画中的意境淋漓尽致地演出了神韵。不难想象,学生此时的目光投向的是伙伴,对于部分不善言语,羞于与老师直接交流的学生来说是最佳的表现自我、锻炼自信的时机。所以,通过表演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既深化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又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信心。
    三、个性朗读读出情,领悟声中来
    “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操的作用。”这是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的。朗读,可以从语言、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演绎,要重视学生在朗读训练活动中的内心体验,以求把握好课文内容的理解。
    “天气晴,池水清,小蜻蜓,大眼睛,飞来飞去捉蚊虫。”简单的话语需要学生个性化的声音展示出来,轻快、明朗地读出第一句话,展现于眼前的是明丽的景;稍加调皮的语调读第二句话,能让人感觉蜻蜓的可爱与能干。学生在反复的练读声中,在相互的取长补短中,一层深一层地领悟文中的含义。
    四、模仿写作写出景,兴趣文中来
    关于写作,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地,它的训练应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末,通过各种手段加以有效训练。而对于具有模仿天性的低年级学生来说,也可以引导他们尝试从立意、构思、表现手法和语言等方面对原有作品进行模仿、化用和创新,创作出既有新意,又能看到原作痕迹,从而产生出特殊趣味的写作方法。
    《识字8》里的儿歌展现着画中的景,而学生想象创作的画又能成为写作训练的资源。所以,我采取仿写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了写作的指导。很快,一篇篇仿照儿歌形式的佳作呈现在眼前:“天气晴,池水清,荷叶翠,荷花红,摇来摆去散清香。”“天气晴,池水清,小青蛙,大嘴巴,跳上跳下叫呱呱。”“天蓝蓝,水清清,小蝌蚪,大脑袋,摇摇尾巴成群游。”……读着这些自我创作的儿歌,学生怎能不产出自豪之情呢?怎能不激发写作的兴趣呢?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动”起来,“乐”起来,语文课堂上才能处处留下学生学习的精彩瞬间。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