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近生活亲近写话 唱出“童声”写出“童言” 从细处入手,提高学生科技素养
微课堂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03期 总第5190期 2016年03月01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03期  下一期
从细处入手,提高学生科技素养
来源:宜兴市培源实验小学 作者:许云芳 发布日期:2016-02-26 14:49:24

    小学是培养学生良好科学兴趣、科学技能和科学素养,进行科学实践、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阶段。因此学校教育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与创新精神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
    那么如何开展好形式多样的科普教育活动,让学生愿学、乐学且乐于动手实践,有所创新呢?下面就针对上述问题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营造科学氛围,处处渗透巧引导
    科技雕塑,遥遥相对的天文台,操场上的气象观察箱……走进宜兴市培源小学,处处弥漫着科技的气息。在学校宣传栏上,师生科技发明壁挂十分醒目,上面是历届科技创新大赛中得奖的教师、学生以及科技作品照片,并附有相关介绍。每个学生只要走过教室,便可以看到一块块壁挂,在不经意间学到科学知识,掌握科学原理,感受科学精神。
    1.学科课堂巧渗透——令人神往的科技
    学科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主要途径,占领了这一阵地,科技教育也就有了肥沃的土壤,可以开出鲜艳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
    因此除了科学课这一主渠道外,注重各学科中科学知识的渗透,也是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认识和自觉性的重要途径。
    “叶子为什么枯了?”“大雁为什么往南飞?”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表明他们已经开始科学探索了。此时语文教师应当顺势利导,介绍课本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情。不仅是语文课堂,在劳动技术、美术、综合、信息技术等课程中,教师都可通过发掘教材本身的科技因素,通过优化课堂教学环节,增加学生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在“活动中学”。
    2.班级研究有新意——我们身边的科技
    学校科技教育必须遵循“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的原则,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而且对于小学生来说,大而空的科技研究难以保证他们的研究热情。只有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才能吸引他们。
    二、有效利用条件,唤起兴趣乐其中
    1.科技活动器材——师生动手乐无穷
    在培源实小的科技活动室,各种科技器材应有尽有。
    “牛头扣”“九连环”“鲁班锁”……一百多件配套活动器材成了老师和学生手中的小玩具,他们常常因解出一个扣子,懂得其中奥秘而欢呼雀跃,又常常为不明其理而懊恼不已。
    在这里,学生们学会了合作,学会了许多科技知识。孩子们写下了一篇篇科技小作文,多次在报刊上发表。
    2.校少科院活动——我是小小发明家
    校少科院的成立,旨在提高学生科技素养。学校选拔一批对科技活动兴趣浓厚、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动手能力强的科技苗子加入到少科院。
    目前,少科院开设了地质研究院、科技绘画研究院、电子小报研究院、航模研究院等多种院室。在这里,学生通过自主活动,进而发展兴趣爱好,逐步形成自己的个性特长。
三、依托活动契机,以赛促练激热情
    多年来,我校积极配合市、区科普节开展学校科技节活动,根据市、区科普节要求,发动全校学生积极参加“六个一”(读一本科技书,看一部科普电影,写一篇科普小论文,出一期科技小报,做一件科技小制作,召开一次科普主题班会)活动。学生参与热情极高。如学生自编的科技小报,通过选择内容、设计版面、稿件采写及编辑美工,学生的语文、美术、书写等综合能力都得到培养。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只要将科技教育融入平时教学与活动的细微之处,相信学生定会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习兴趣,提高科学素养。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