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从“数字”迈向“智慧” 打造高效实用的数字校园
实践探究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04期 总第5198期 2016年03月15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04期  下一期
以人为本,从“数字”迈向“智慧”
来源:南京市玄武区教育信息中心 作者:章伟 发布日期:2016-03-25 11:22:05

编者按:
    近日,南京市玄武区召开2015年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总结暨数字化校园建设与评估工作表彰大会。会议 从管理篇、应用篇、特色篇、总结篇四个不同维度对玄武区2015年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做了回顾和点评,集中展示了玄武区部分学校2015年以来教育信息化应用与创新的成果。各校深度精准的交流,为玄武教育信息化“十三五”发展提供了方向。为此,本报特辟专栏集中展示,以馈读者。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也是教育信息化的时代。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已成为当前国内外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信息化也逐渐发展出了新的走向,并引起大家的重视和关注。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泛在网络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兴起和快速发展,使教育由此进入智能化时代,即智慧教育阶段。
    玄武区作为现代化教育示范区,始终把握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和时代特征,坚持教育思想的现代化,突出教育发展的优先地位。本区始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随“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战略,不断推进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围绕国家“三通两平台”任务核心,以系统、生态的观点来构建和谐玄武教育信息系统,并已取得了许多重要成绩:
    一是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稳步开展。以建设玄武教育专网为核心,加强对各类教学空间的信息化改造,并在2015年底实现高速宽带全区学校覆盖。
    二是“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显著。进一步提升对学校在“数字化”校园建设方面的科学指导与决策水平,构建大数据环境下的智慧校园。玄武区共有33所学校通过了南京市数字化校园评估,其中有19所学校达到示范等级,14所学校达到“合格”级别,合格等级率达到32%,示范等级率达到58%。
三是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扎实推进。目前玄武区已经建成覆盖全区的教育基础信息数据库、教育管理与政务公共服务平台和玄武教育云学习空间。进一步提升了玄武区信息化水平和影响力。
    另外,我区教师在教育云学习空间基础上,建设区域教师研修公共服务体系,为教师研修培训提供了创新模式。全区一些学校的教学在网络与数字环境下已成为常态,发展出各自的信息化教育特色,为全区其他学校树立了典范。
    智慧教育的发展不再单纯局限于技术上的建设与运用,而是在提升教育系统的效率和智能化程度的基础上,将目光更多地投向教育技术与“人”的关系上来,利用新技术、新思路让每一个人的数据都能被全记录、全分析,从而让研究每一个个体成为可能。通过构建智慧的学习环境,培养出具有高智能和创造力的人,其根本目的就是要让我们的受教育者更加智慧。
    对于本区教育来讲,智慧教育时代的到来将让本区的教育发展和研究从宏观概况逐渐向微观个体深化,从此,信息化教育不仅关注“物”,更关注“人”,不仅关注“教”,更关注“育”。对于教育研究者来说,我们将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发现真正的师生发展需求。因此,智慧教育的新手段能够让我们更全面地看待全区内学生乃至教师的发展,发现以往传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反映不了的深层次问题。这样,教育研究者们便能及时掌握这些问题,从而更快速直接地制定相应的改善方法。自古以来“因材施教”的理想,将会在智慧型教育的环境下离我们更近,而这,正是教育的进步。
    同时,从我们玄武区拥有领先的教育综合实力的区情出发,创造性地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将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在本区内最大范围实现共享,并探索出一条通过全面建设智慧教育包括智慧资源、智慧教学、智慧教研、智慧管理、智慧服务等方面来推进玄武区教育优质、高位、均衡发展的新路子。我区在如玄武教育专网、数字化校园、公共服务平台等信息化工作中取得的优秀业绩,为玄武区进一步发展教育信息化打开了良好开端,下一步则需要力争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并最终构建起区域教育信息化生态体系,促进技术、人、区域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玄武区将进一步在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提升的工作上继续努力实现四个目标:
    一、高效决策,打通信息通道,实现信息数据共建共享和深入的数据挖掘,促进领导决策指挥、教育服务社会等更加智能、更加高效。
    二、便捷服务,打通部门、校际的边界,使得在校师生及社会学习者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地获得学习资源和工具,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三、统筹集约,统筹规划,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建设的集约化管理,促进部门之间、校际之间、城乡之间乃至全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共享利用。
    四、精细管理,促进校内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业务协同,实现精细化管理。构建集成化、智 慧化、泛在化、物联化的智慧校园模型。
    除了为玄武区学校提供泛在的网络环境和集约共享的基础设施,智慧校园还将全方位感知校园的人地事物,提供辅助决策、教学等方面的智能融合的应用,促进个性化学习。玄武区学校师生将在智慧校 园环境中享受到更便捷畅通的服务。
    学校校园信息化系统建设分为三个层面:一是校园网络环境,二是基础硬件建设,三是学校的数字校园应用系统建设,其中学校的数字校园应用系统建设主要以应用整合、应用完善、数据共享、数据多用为核心展开建设。最终玄武区将建成面向教与学、面向管理与服务、面向校园安全及面向节能环保的智慧校园。
    智慧教育是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个人全面发展的新诉求。因此,玄武区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将乘势而上,切实加快智慧教育建设,以人为中心,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助力建设学习型社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人才。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