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智慧人生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12期 总第5259期 2016年07月05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12期  下一期
龙泉:“指尖课堂”的筑梦人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16-07-08 14:07:43

    创建于1936年的镇江市第四中学,历史积淀厚重,人文氛围浓郁。尽管有太多的艰辛与沧桑,四中人却不曾有过彷徨与迷茫。尤其在“互联网+”时代,依然勇于教改弄潮。
    龙泉作为四中教学副校长,凭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教学和教研的深度融合,努力探索切合学校实际的高效课堂构建路径,被誉为学校“指尖课堂”的筑梦人。
    身体力行强内涵
    人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得有一桶水。龙泉认为,这种说法已经不适应当前教育形势,“现如今,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智能交互等手段,构建覆盖教师备课、授课和学生个性化学习等不同场景的互动教学模式,真是风起云涌,日新月异,用‘桶’来计算和衡量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不断学习,不断给自己充电,才能胜人一筹。”
    走上学校领导岗位后,龙泉在专业发展上更加严格要求自己。2014年获“镇江好课堂”初中思品学科大市一等奖,2015年亮相省“教学新时空”初中思品名师课堂,在省教育厅组织的2014~2015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被评为省级优课,今年又被镇江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评为镇江市“169工程”五期科技骨干。
    点面结合促提升
    云平台、大数据、移动终端……当信息技术井喷式覆盖我们的生活时,四中人在思考课堂需要怎样的变革,才能实现教学的精准。面壁,就渴望破壁。
    强教必先强师。在校领导的倡导和指导下,龙泉带领教科研管理团队积极组织实施全员校本培训,结合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和学校六维评价机制,全面引领教师投身到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改革之中。
    学校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建立智慧教室,成立云教育试点班,组建实验教师团队。龙泉与实验教师团队一道,赴先进学校取经,一同参与研讨,制定推进计划。校长室也高度重视,相关配套措施和奖励政策相继出台,市教育信息中心给予了学校强有力的智力支持,还安排技术人员驻校服务,甚至对实验教师进行保姆式培训。
    一个月后,陈凌和窦莉莉两位老师亮相镇江市初中“数字化学习”教学研讨活动,更多老师看到了“指尖课堂”正在带来的改变:首先是学习平台的拓展。由过去的黑板,到电子白板,再到现在的平板,课堂教学资源无限扩大,学生参与机会大大增加。其次是学习方式的嬗变。多维交互式学习,课堂容量大,效率高,教师教学设计精准定位,学习内容多样可选。
    创新方式求发展
    为了让更多老师感受到教育信息化带来的实惠,帮助教师翻越心理的高原,龙泉又选择主题式教研和网上阅卷作为面上推动的主要举措。
    他利用新建成的远程教研室的自动录播功能,对学校每周开设的4~5节主题式教研课进行展示。此套录播系统,可以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地记录课堂教学活动,音像效果好。
    龙泉还积极推进网络在线阅卷工作,通过分年级、分学科、分阶段推进,与技术公司不断对接完善,目前学校已经实现全科覆盖。广大教师通过亲身体验,极大地感受到了在线阅卷与传统阅卷形式相比之下的快捷、便捷,特别是数据采集、自动分析功能的运用,为教师的教学诊断和针对性教学提供了科学依据。
    变革前行中,四中的“指尖课堂”正在破茧成蝶。正如龙泉所说:“起初担心,过程忐忑,现在坚定,未来更有底气。”镇江四中教育信息化之路将越走越坚定,越走越宽广。 (镇江市教育信息中心推荐)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