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版:E教教学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12期 总第5259期 2016年07月05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12期  下一期
扬州广陵区: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
来源:扬州市广陵区教育局装备中心 作者:王明柱 发布日期:2016-07-08 15:13:01

    “十二五”以来,扬州市广陵区坚持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战略,以“三通两平台”建设为抓手,不断改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条件,着力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以及师生学习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为推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聚焦“夯基工程”,教育信息化基础条件全面优化
    以教育现代化建设为目标,按照“统筹规划、适度超前、全面覆盖、均衡发展”的原则,大力提升学校教育信息化装备水平。
    近年来,广陵区以义务教育均衡区域创建和薄弱学校改造为契机,投入1.5亿元,夯实教育信息化硬件基础,为学校添置计算机、投影仪、数码展台、触控一体机、网络设备,按标准配齐功能教室装备。
    全区100%义务教育学校接入市教育城域网,所有学校建有校园网,百兆接入互联网,公办学校全部实现了“校校通”“班班通”,部分学校实现了“无线通”,教室多媒体覆盖率达到100%,中小学生机比为10∶1。全区建成自动录播教室6间,PAD教室3间,比特实验室1间。
    目前,广陵区学校信息技术装备条件达省颁Ⅱ类及以上标准,省教育现代化建设市县监测数据“国家信息化标准达标率”达82.76%。
    二、聚焦“效益工程”,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显著提升
    1.以培促用,提升教师教育信息化素养
    采用网上学习的方式,完成全区所有在册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2015年,以网络安全为重点,对全区各学校网络管理人员进行专项培训,提高网络人员的专业技能,应对由于广泛网络应用带来的不安全因素,保障校园网络健康、安全运行;同时开展“校园信息化”专题培训50人次、学校图书管理员培训30人次。2016年启动更高一级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以专题培训的形式,提升专业队伍的素养。
    2.以赛促用,全面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
    广陵区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创新和实践运用,积极组织参加省、市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大赛,自下而上选拔选手,有效促进信息化技术和“教”与“学”的深入融合,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得到显著提升。2015年来,在“领航杯”等各项竞赛中,广陵区师生共获得国家三等奖1人次,省一等奖2人次,省二等奖2人次,市一等奖15人次;1所学校被列为全国百所数字化校园示范校。
    3.以点带面,积极探究新技术应用
    积极开展E学习、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和新型载体的应用研究。以E学习试点学校为抓手,开展基于电子书包的教学新模式试点,探究“翻转课堂”对新课改的推动。2013年,广陵区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开展了PAD课题研究,力求用数字化学习应用推动课堂变革。从过去的研究课、学习课,发展成“重点学科先行,骨干成员引领”的常态课,基于网络的教学方式,打破了时间、空间限制,学生处于一种全新的学习环境中,实现多元化、多层次的自我发展。三篇课例在中央电教馆“新媒体新技术创新(互动)课堂教学实践”评比中获奖。
    三、聚焦“共建工程”,教育信息化共享融合不断深化
    (一)制度创新,抓好应用平台使用
    广陵区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全覆盖,教室多媒体终端基本普及,为信息化在教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广陵区高度重视公共服务平台和网上结对工作平台的应用推广,将资源上传和网络教研活动与教师日常的备课、教研活动等工作相融合。2015年开始,区教育局对各学校资源上传量和教研活动数采用月报制度,每月进行网上公示,并且纳入年终基层单位单项考核。
    在扬州市教育局公布的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应用通报中,我区资源上传量、访问量大幅上升。网络教研活动正常开展,教师在备课、教研、课堂教学、进修等方面利用教育信息化平台的积极性极大提高。
    (二)共建共享,抓好优质资源建设
    广陵区将网上结对工作与自动录播教室的使用相融合。2015年以网上结对组为单位,为每个结对组分别添置自动录播教室,主要用于网上结对活动的开展。同时对自动录播教室的使用进行规范,要求每个结对组每周上报直播课表,并在“广陵教育视频录播系统”中填写,每月不少于8节直播课程。结对组按课表上课,由组管理员选择优秀课例进行全网直播,课后上传课例公开,便于全区教师点播,进而形成广陵区优质视频资源库,使优质教育资源在更广范围内得到共享,有力助推城乡学校网上结对工作的开展。
    下一阶段,广陵区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引领,深入贯彻第二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的重要精神,按照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依托“智慧扬州”城市建设,推进广陵“智慧教育”建设。
    1.进一步深化“三通两平台”建设,促教育信息化达标率提升
    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进我区教育信息化发展。我们将以教育现代化标准为依据,找准与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差距,结合“2014~2018年全面薄改计划”,精心做好全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顶层设计。
    一是加强教育信息化经费保障。广陵区教育局将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统筹安排使用教育信息化专项经费,各学校将从学生公用经费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教育信息化资源和设备更新维护。教育局会加强项目管理和经费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是全面推进“优质资源班班通”,为学习者提供方便快捷的资源服务。大力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扩大网络学习空间的应用普及和深入,争取教育信息化国家达标率达到90%。
    2.以智慧扬州建设为契机,推进智慧教育创建
    2014~2015年,创建完成扬州市数字化校园示范校及数字化学习应用示范校5所。在此基础上,2016年广陵区将开展智慧校园和智慧课堂示范工程,并将与“教育装备示范区”创建工作深度融合。
    一是紧扣标准,以省、市智慧校园建设标准为指导,建立高速有线、无线网络及各种智能终端有机结合的联网环境。建立符合全省规范的电子身份统一认证系统,构建一体化智能校园环境。
    二是探索尝新,积极实践“MOOC”“微课程”“翻转课堂”“电子书包”等新型教学模式和新型载体的试点示范、推广工作。积极推动广陵教育“集群办学”建设,形成信息技术的“优质学校带薄弱学校、优秀教师带普通教师”模式。2016年全区将建成2所智慧校园学校及3所智慧课堂示范校。
    3.以智慧教育为目标,深入开展网上结对工作
    广陵区所有义务教育公办学校继续保持100%的结对巩固率,并充分利用市网上结对工作平台,深入开展网上结对活动。
    一是考核量化。每周至少由主结对学校的骨干教师在自动录播教室向结对组学校开设一次网上研讨课。每个结对组内每月至少有一个学校牵头开展1次有一定质量的网上教研活动,每个参加网上结对教研组每月至少开展1次网上教研活动。
    二是成果固化。各学校将结对活动过程以多种形式记录下来,形成电子化的成果。城市学校的最新校本教学资源共享给农村结对学校每年不少于1000MB。
    三是特色物化。每年结对组将整体规划、重点保障、总结提炼出“一套方案、一项活动、一个特色”,并形成物化成果。
    “十三五”期间,广陵教育信息化建设将积极探索“互联网+教育”的实践应用,创新深度融合的信息化教育模式,努力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推动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不断推进广陵教育“公平、均衡、优质、多元”发展。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