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版:智慧人生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13期 总第5288期 2016年09月06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13期  下一期
刘宝华:一切为了区域教育信息化的优质均衡发展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16-09-07 11:14:06


    他全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发展目标,加大信息化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学校信息化工作内涵发展,使学生信息素养和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能力得到迅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不断扩大,全区信息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实现全区城乡学校优质均衡发展,初步探索出了一条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有机融合、具有清浦区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子,使全区教育信息工作走在全市的前列,得到省教育厅的表彰。他就是淮安市清浦区教育局副局长刘宝华。

   紧盯目标任务,大力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工作建设

   2012年以来,刘宝华始终将“三通两平台”工程建设作为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核心任务,实现全区全覆盖。
    一是“宽带网络校校通”全区全覆盖。投入385万元建成清浦教育城域网,全区所有学校与城域网中心机房实现光纤连通,教育局及各中小学、幼儿园、成人教育机构门户网站全部建立架构合理的门户网站。学校网络教学环境大幅改善,信息化应用基础条件进一步夯实。
    二是“优质资源班班通”全区全覆盖。投入1700万元为中小学添置信息化设备,所有中小学班班建成多媒体教室,配备交互式电子白板或数字触摸一体机;所有学校建有符合省规定标准的网络教室、课件制作室、校园安监系统及广播系统;所有专任教师配备笔记本电脑。
    三是省市区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和清浦教育城域网平台全面应用。教师们积极利用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的丰富资源及清浦教育城域网子系统平台开展教育、教研活动。通过全区教师积极参与“两平台”的共享共建,初步达到全区城乡所有教师和学生享有同样的教育资源和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缩小城乡、校际间教育发展差异,促进教育公平。

紧盯内涵发展,全力推进信息教师队伍建设

    根据一线教师需求及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特点,刘宝华提出,要以应用为导向,以资源共享为纽带,以教师课堂应用为中心,推动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创新,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全区近2500人次参加了培训,平均每位专任教师都在2次以上;积极开展信息技术应用交流,成功举办和参加多项教育信息化应用赛事活动,一批优秀作品获得各级奖励,广大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其中1人获“2015年江苏省信息化教学能手比赛”一等奖;在2015年度省级“书香江苏”网上读书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全省20所“书香校园”,淮安市仅有两所,都在清浦区。

紧盯学校发展,强力提升各校信息教育水平

    为了加强电教工作管理,提高教育信息化设施、设备的使用效率,刘宝华主持修订出台了《清浦区教育信息化工作考核细则》,从组织管理、课程资源建设、课题研究、师生信息素养提升、电教宣传、教师培训及特色工作培训七个方面提出了较为详细的考核指标。
    从2015年起,市教育局在原“数字化校园”创建的基础上增设“智慧校园”创建活动。浦东实验小学和武墩中心学校分别以“翻转课堂”和“校园无线网全覆盖”为特色率先通过淮安市“智慧校园”验收。
    根据清浦区当前教育现状,为了探索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均衡的有效途径,刘宝华确立了《教育现代化环境下推进教育均衡的策略研究》调研课题。初步构建了广覆盖、多层次的教育信息化系统,使城乡地区缩小了教育差距和数字鸿沟,推进了教育公平,使优质教育资源惠及了广大师生,提升了教育质量。
    在教育信息化领域,刘宝华做了大量有益工作,尝试了清浦教育改革与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完美融合,取得了显著成绩,多次受到省市政府部门的表彰。
    (淮安市电化教育馆推荐)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