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版:微课堂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18期 总第5324期 2016年11月15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18期  下一期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
来源:新沂市桥口小学 作者:李朝霞 发布日期:2016-11-17 11:07:36


教材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43~44页,例11、例12、练一练,练习七第9~10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和交流活动,认识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会用举例的方法求100以内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培养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3.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学习和探索活动的乐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
重点、难点:重点是求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难点是理解求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通过简短的谈话,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初步感知倍数关系,为后面的学习作好铺垫。
二、自主学习,探索新知
1.教学例11
出示边长分别为6厘米、8厘米的两个正方形。
师:如果用一些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分别铺在这两个正方形上,哪个正方形可以正好被铺满?请大家猜一猜。
【设计意图:通过猜一猜,激发学生验证与求知的兴趣,并顺利引入新课。】
师:好,让我们动手验证一下吧。现在请你们用这样的长方形纸片分别铺在准备好的这两个正方形上,看看铺的结果会怎样?
学生分组活动,在小组里铺一铺,说一说。汇报交流。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同学们发现了什么?说说你是怎样铺成的?为什么用这样的长方形纸片能正好铺满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不能正好铺满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现在请两位同学到实物投影仪上来铺一铺。(铺一铺过程略)
师:你能把刚才铺的过程,用算式来表示吗?
预设:算式6÷3=2;6÷2=3
8÷2=4;8÷3=2……2
师:观察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6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师:这样的长方形纸片还能正好铺满边长是多少厘米的正方形?(12、18、24……)
师:还有吗?说得完吗?说不完怎么办?(用省略号表示)
师:你能给“6、12、18、24……”这样的数起个名字吗?(板书:公倍数)
师总结并板书:6、12、18、24……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它们是2和3的公倍数。
【设计意图:把学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他们动手铺一铺,并在小组中交流后再在班内交流,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促使他们积极调用已有知识经验解决问题。】
2.教学例12
师:6和9的公倍数有哪些?其中最小的公倍数是几?你能试着找一找吗?
师:列举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先找出某个数的倍数,再找出公倍数)
师:6和9的公倍数中最小是几呢?(板书:6和9的公倍数中最小是18)
师(追问):有没有最大的公倍数?为什么?
师:两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没有最大公倍数。两个数的公倍数里最小的一个,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板书:最小公倍数)
师:你能用集合圈表示6的倍数、9的倍数和6和9的公倍数吗?自己画一画,填一填。
学生填写后交流,集体评讲。展示学生作品。
师(追问):你觉得怎样可以避免重复?怎样填可以又快又好?(强调这三个部分都有无数个数,都要用省略号表示。)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回答,揭示出三种不同的求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不同的思路。】
三、巩固练习,运用新知
1.做“练一练”第1题
交流:2的倍数有哪些?5的倍数呢?它们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呢?
2.做“练一练”第2题
交流:你怎样在直线上找4和6的倍数的?注意检查有没有用省略号。
3.做练习七第9题
交流:你是怎样填的?这里为什么不用省略号?
4.做练习七第10题
提问:你是按怎样的方法找出8和20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哪种方法更快?
5.解决实际问题:
王阿姨今天同时给君子兰和月季花浇水,月季花每4天浇水一次,君子兰每6天浇水一次。至少还有多少天后才给这两种花同时浇水?你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来帮助解决吗?
【设计意图:设计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题目,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
四、课终小结
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