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版:微课堂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20期 总第5340期 2016年12月13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20期  下一期
让数学思维看得见
来源:无锡市五爱小学 作者:顾晓华 发布日期:2016-12-19 13:24:13

    数学思维发生在头脑中,具有内隐性、瞬时性,要让数学学习在课堂中真实发生,就必须“让数学思维看得见”,即让那些隐藏的、稍纵即逝的数学思维定格下来。
    策略一:多源取材,让数学思维的触角充分伸展
    我们的课堂是群体学习的场所,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层次差异大,如果教师习惯于寻找那些优秀的“代言人”来表达观点、解决问题,那么学生思维的触角在还没有充分伸展之前,就被硬性导向到他未必理解的“正确轨道”上,压抑了学生主动思考的兴趣。故此,让数学思维看得见的首要策略便是:多源取材,让学生思维的触角充分伸展。
    如教学《用字母表示数》一课时,教师从师生年龄关系引入话题:“你们今年11岁,老师比你们大27岁,老师今年几岁?”在连续追问了“你们12岁、13岁时,老师的年龄分别是多少?”后,提出任务要求:“独立思考不讨论,想想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总结出来。”
作业:①11+27、12+27、13+27;②老师总比我们大27岁;③老师的年龄=我们的年龄+27;④用线段图表示师生年龄关系;⑤学生a岁,老师a+27岁。
    通过逐层推进的交流、讨论,学生自己意识到:作业①只是列举出了有限的三种情况;作业②③用文字、数量关系式来表达,所有情况都概括了,但不够简洁;作业④用一张图能清楚地表示学生、老师各几岁,又能看出师生间的年龄关系,却是一种无声语言,没能“说出来”;作业⑤把前几份作业想表达的意思都概括进去了,既准确、简洁又合理、全面。
    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并不作正误判断、优劣区分,只是多源头收集思维素材、有序呈现思维素材,让学生看到对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思维角度、不同的总结与概括的方法,以此刺激学生积极展开数学思维,引领着思维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不知不觉都走进了“用字母表示数”这扇代数之门。
    策略二:情境支撑,让数学思维的光华绚烂绽放
    数学思维总是在有形与无形、抽象与具体的世界中不断转换,尤其是要让小学生的数学思维“看得见”,重要的策略之一就是依托“情境”这堵承重墙的支撑。一位教师在《确定位置》一课中设置了这样的导入情境:“儿子,你在哪里?”问题提出后,教师并不急于讲故事,而是追问了学生一连串问题:①我问的是关于什么的问题?②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回答?③儿子说:“我在这里。”能找得到吗?为什么?④我再追问:“儿子,你到底在哪里?”儿子说:“我在603。”这里的“6”“3”是什么意思?
    至此,教师才一语点破课题:用数字可以表达位置,今天就来学习如何用数字表达位置的问题。尤其是精彩的第一次追问,并不急于让学生“就题论题”,而是先跳出问题本身去看问题,引导学生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价值判断、归类分析,这是一种潜移默化、卓有成效的思维导航,闪耀着教师理性思维的光华,学生长期沐浴在这样的思维光华之下,就能渐渐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世界、思考世界。
    策略三:细节捕捉,让数学思维的创意绵延不绝
    让数学思维看得见,并不存在什么“最佳路径”,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学习对象,我们可以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去选择不同的路径,就像不同的气候、地理环境条件下为自己选择一双适宜出行的鞋子一样。在选择的过程中,有一条策略是百试不爽的,即关注细节、捕捉细节。如在教学《认识负数》一课时,一位教师设计了“是真的吗?”趣味问答环节:小明身高表示为-3cm,是真的吗?
就这个问题,教师揭示谜底:全国11岁儿童的身高正常范围是140~160cm,体育老师以160cm为标准,故此将身高只有157cm的小明同学记作-3cm。然后,继续追问:如果想用正数表示小明同学的身高,可以以什么为标准?像这样,在细节处作推敲、深究,学生的数学思维便得到了充分地刺激、磨砺,自然创意如潺潺泉水,不断生发。
    “让思维看得见”是学习的必由之路,唯有通过这条路,我们才能和学生携手,在学习之路上渐行将远、渐入佳境。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