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E教江苏•智慧校园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411期 总第6026期 2021年06月21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411期  下一期
镇江市外国语学校:“智”有主张 “慧”及校园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21-06-21 08:58:08

镇江市外国语学校是一所拥有现代化教学大楼、实验楼、运动场馆、理化生实验室、语言教学中心和课堂实录教室的中学。学校坚持以“为每一个孩子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为办学理念,打造品牌学校,在校园文化构建、教师队伍建设、课堂教学模式、校本课程开发等方面都进行了大胆而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果。


一、合作学习,发展课堂教学新模式


学校坚持以“合作学习”为教学特色,融合智慧课堂新技术,探索出学校特色“合作学习+Pad”课堂教学新模式。随着智慧校园的创建,课堂改革不断融合智慧课堂新技术,如云学100实现了课堂互动、超星学习通平台构建了特色微课资源库、科大讯飞完成了智能批改,以及江苏智慧教育云平台中学科教学工具运用、假期远程在线直播教学、DIS数字实验学习体验等,实现了随时交流、即时反馈、智能批改、智能推送、线上线下学习融合等功能的交互式学习应用。


从协同备课和协同教研入手,学校利用江苏智慧教育云平台上 “听评课”系统及海量教学资源库开展网络环境下区域协作备课,发挥团队协作的作用,教师之间分享备课成果,共同提高备课质量与效率。利用远程录播室、远程教研室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观摩与研讨,在实践中共同提升教研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二、电子图书,打造数字化阅读平台


学校引进超星数字化阅读系统,为学生提供广泛的阅读资源与阅读生态环境,探索更适合现代学生的阅读方式。师生可以直接在借阅机上搜索并阅读书籍,也可以选择下载借阅电子图书。师生只需要扫描安装超星移动图书馆App,然后通过触屏方式在借阅机上查找要借阅的图书,扫描该图书二维码,即可下载书籍,离线阅读,开启指尖高效随时随地的阅读模式。


三、技术分析,实现校园管理智能化


在各类学科考试和学情反馈中,利用极课大数据平台,形成集高频错题、薄弱知识点、错因分析、成绩变化曲线、学生层次分布于一体的学情分析。教师根据精准的学情反馈,实现差异化、个性化的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及教学质量。通过自动形成的报表和报告,为学校管理提供数据依据,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家校合力,共同教育。


学校利用物联网建立起完善的智能校园安防系统,实现校园全方位视频监控、重点部位安全报警、紧急呼叫求助报警、学生出入控制、访客进出管理的统一管理和控制。学校安防系统与市智慧教育云平台对接,教育行政部门与公安部门可实时调阅相关信息,进行监管。在自然资源方面运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学校教室环境及水、电等能源使用情况的监管,实现校园能源消耗的智能化管理。


电子班牌是智慧平台的数据呈现端,也是智慧平台数据的采集工具之一。通过电子班牌,学校可以发布通知公告、新闻、日程、课表、考试等信息,加强了信息传达的及时性、准确性,提高了信息的覆盖面积,实现了学校管理多样化;班级可以展示活动评比、师生风采、班级荣誉,普及科学知识,拓宽学生视野,全方位展示班容班貌,呈现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与校园刷卡系统整合,实现诸如社团、校本课程的走班考勤,自助请假、自助报修等功能;与教室物联设备互联,实时呈现教室环境信息。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