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E教江苏•智慧校园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412期 总第6032期 2021年07月05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412期  下一期
扬州中学:热情拥抱技术 拓展数字化优势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21-07-05 10:57:37

始建于1902年的扬州中学承载了太多光荣的历史,是一所辉煌的百年名校。这所充满历史底蕴、曾产生过49位院士的著名高中,近年来先后获得全国数字化校园示范校、江苏省首批e学习示范校等荣誉称号,这也标志着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基本水准。


秉承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先进办学理念,扬州中学在课程教学领域率先大胆尝试,努力把数字化的优势拓展到最大。建设中的江苏省语文学科基地,把“与技术对话”作为基本方针之一,引领学生在电子化阅读、电影鉴赏和微电影拍摄等方面不断学习,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学生们热情拥抱技术,获得的是心灵的提升。


得益于自动化手段辅助的选课和评课系统,学生们能够及时便利地选中自己感兴趣的校本选修课程,在个性得以发展的同时又能最大限度兼及整体需求分配的公平合理。在选修课中,学校尝试踏足设计最前沿技术的课程,从机器人制作到无人机飞行,再到树莓派制作,让学生们在丰富的内容体验中体会到科技探索的真正乐趣。


此外,校园无线网络的部署、教师移动办公的便利、网上备课系统的使用,以及遍布教学区、办公区各个角落的多媒体教学设备,都已成为广大教师所熟知熟用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近年来,学校又在硬件建设上进一步努力,实现了办公、餐饮、通行的智能一卡通设施,以及便利快捷的云服务门禁系统和满足师生多方面教学需求的智能教室配备。这些硬件对先进的课程教学理念和实际实施都是有益有效的补充手段。


扬州中学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既是手段又是根本目的。云中心、大数据、虚拟化,这些鲜亮而崭新的概念如何在百年名校的躯体上得以初步实现和落实使用,值得每一个人期待。未来,学校将努力从悠久的历史走向辉煌的未来,从迅捷的科技走向厚重的人文。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