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8:E教江苏▪教学实践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419期 总第6086期 2021年11月29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419期  下一期
巧用质疑释疑揭示数学概念的本质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孙妙珺 发布日期:2021-11-29 08:52:42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揭示相关概念的本质特征是教学的目标之一。如果直接从概念入手,由于人的认知规律和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收效甚微,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将是肤浅和脆弱的。我们通过实践证明:如果让学生经历一个“无疑—质疑—释疑—领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揭示事物的本质,那么将能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高其数学应用能力。


一、异中求同,透过现象看本质


在学生分别认识了1元及小于1元的纸币与硬币后,教师带领学生认识1元=10角。教师设问:“小明要买一本1元钱的笔记本,可以怎样付钱?”“如果没有正好的1元钱,该怎样付钱?”与学生进行问答交流,归纳出1元=10角。教师的两处设疑对归纳得出知识点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是为完成教学任务服务的。但这个过程中只见教师的简单设疑,学生并没有获得提问、质疑的机会,因此学生思考不够深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不能被有效唤起,对知识点的理解也是肤浅的、表面的。


改进后,教师通过“小明要买一本1元钱的笔记本,可以怎样付钱”这一问题,让学生操作不同的付钱方法并一一呈现;通过“看着这些不同的付钱方法,你有什么想法吗”,启发学生从“正好1元”和“没有正好的1元钱,要用5角、2角、1角凑成1元”这两类情况思考,交流讨论,归纳得出“虽然方法不同,但是他们付的钱是相同的”,从而揭示1元=10角。


对比两次教学过程,我们进行了如下思考。


取与舍:在改进案例中,教师舍去了费时的、不益于学生联系比较的板书,取而代之的是具体形象的、便于学生观察比较的方法。学生在观察与比较中,将不同的方法合理分类,找到了不同方法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告诉与发现:初始案例中,学生在教师板书的强势提示下得出1元=10角,但这并非学生的自主发现。改进案例中,教师在巧妙地对5位学生的方法进行展示后,设计了“你有什么想法”“你发现了什么”等问题,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探索,这才是课堂真正的精彩之处。


现象与本质:“透过现象看本质”,首先要有东西可以看,其次要有时间看。只有巧妙的环节设计与课堂时空相融合,才能让学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学生提出问题“这么多的方法,能不能将这些方法分类”,起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学生的回答与教师的分组,揭示了1元与10角的区别,也是分类的依据;教师的再次引导“你发现了什么”,鼓励学生再次观察、探究,而学生不同的见解揭示了不同方法之间的本质联系。


二、类比归纳,知识体系中寻本质


在“认识小数”的教学中,教师通过提问“大家通过预习了解了关于小数的哪些知识”“关于小数,你还有哪些疑问”,归纳出学生的问题“小数是怎么来的”,然后组织学生学习,最后回应学生提出的“小数是怎么来的”。


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盲目顺应学生,没有好好把握数学的内在结构,没有从深层次引领学生思维并解决学生预习中出现的难点和疑问。作为教师,我们要去探究知识生成的逻辑起点,注重推导的过程,研究学生理解的盲点。如果不这样做,学生掌握的相关知识就没有生命力,在解答综合性比较强的题目时会有较高的错误率,阻碍后续的学习。 


改进教学后,教师在问过“大家通过预习了解了关于小数的哪些知识”“关于小数,你还有哪些疑问”这两个问题之后,带领学生亲历小数的产生:从课本上的主题图引入,指名说说课桌长5分米、宽4分米,得出用“米”作单位时,用整数不能表示,由此引出用十分之几的分数表示,还可以写成零点几。再呈现多个范例,引导学生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最终得出结论:像这样不能用整数表示的例子在生活中有很多,人们就想到了用分数、小数来表示,于是小数便产生了。


对比两次教学过程,我们进行了如下思考。


学习需要交流:学生的学习潜力是无限的,但是每个人的学习能力以及各自的关注点却是不同的,课堂中的交流可以起到博采众长的作用,有效合理的交流可以形成互补。


知识需要梳理:学生日积月累的知识往往是零散的,教师的主要教学目标应将其“化零为整”“串珠成链”。在这一节课中,课堂上要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到小数产生的必然性,亲历“整数—分数—小数”的演变过程,体会整数、分数、小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如此,才能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整合起来,形成知识网络。


本质需要回归:概念都有其本质,“小数的认识”一课中所研究的一位小数其实就是十进制的分数。这一本质应放置于知识本身的逻辑结构中,与前后知识形成完整的体系,否则就会支离破碎。通过观察、思考与交流,学生在类比中回归了小数的本质,轻松地完成了从十分之几到零点几的认知过程。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用好“疑”,巧用质疑、释疑,让教师设疑和学生质疑互相补充,使“疑”贯穿于数学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不断激发学生积极探究的欲望,保持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热情。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