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E教江苏•E教教学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440期 总第6230期 2022年12月12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440期  下一期
云码云学”助力数学教学提质增效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陈乐 发布日期:2022-12-20 14:14:58

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在全国各地大规模开展,“云码云学”引领教师教研方向,在家校共育中有效解决了家长辅导的难题,创新了家校协同育人的路径,为学校“停课不停学”提供了双重保障。


笔者借助徐州市云龙区推出的“云码云学”组织线上教学,扩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能够通过扫描“云码”,按照单元、课时和知识点找到对应的学习资源,解决了家长辅导不够专业的问题;同时,也为教师节省了寻找网络资源的时间,让教师能依据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标准,进行科学备课。“云码云学”的应用,完善了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家校共育也得到了有力保障。


一、翻转课堂,以学定教


1.基于学情精准教研


为了有效提高线上教学的质量,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带领一年级数学组,以“云码云学”教学视频为抓手,基于学情,开展线上教研活动。比如,在教学“求被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一课时,通过课前调查,笔者发现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尤其是在实际情境中缺少分析和感受题目中数量联系的意识。基于此,笔者引导学生用“圈一圈、画一画”的方法梳理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借助图示学会分析条件和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帮助学生直观理解解题思路,进一步发展推理、判断等思维能力,精准制订教研方向。


2.精心设计预习任务


在教学“口算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一课时,笔者在课前推送“云码”,让学生根据教师精心布置的预习任务进行“云思云学”。如预习任务一:请你用摆小棒或者拨计数器的方法算出“45-30”和“45-3”的结果。预习任务二:不用摆小棒,请你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学生通过完成以上任务,借助摆小棒逐步从具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最后,笔者引导学生总结算法:两位数减整十数时,要从十位上减;两位数减一位数时,要从个位上减。


3.翻转师生互动方式


上课伊始,笔者会利用钉钉App中的屏幕共享功能,带着学生们一起观看“云码”教学视频,遇到重难点时可以暂停视频进行互动答疑,调动学生“云学”的积极性。比如在讲解“练习八”中的思考题时,笔者提问:“同一本童话书”你知道谁看的页数多吗?因为有一些难度,所以我会先请大家提出自己的困惑,再邀请“小老师”进行讲解,然后适时加以启发,变主导者为辅助者,成功翻转了线上课堂,收获了一群可爱的“小老师”。


二、任务驱动,研磨“图项”


1.说图内化


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口算方法的基础上,笔者开始教学“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引导学生体会不进位和进位的两位数加法在口算方法上的联系。为了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进位加”,笔者布置了“说图”任务。在线上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小棒图”,说出用小棒摆出24+6的计算过程:先把24中的4根和单独的6根合起来,得到10根,捆成一捆再计算,抽象出“满十进一”的算理。


2.圈图巩固


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一课时,笔者设计了“圈小棒”的方法。如在“云码”教学视频中讲解“试一试”时,可以点暂停键,利用钉钉中的递粉笔功能,让学生圈一圈34-8的“小棒图”,学会从拆开的小棒和独立的4根小棒中圈出8根,说出先算14-8=6,再算20+6=26的计算过程,直观感受“退位减”,进而学会将例题中的方法迁移到“试一试”中,通过圈出从十位借来的1个10和个位上的数凑成十几,理解“借十位减个位”的算理。


3.改图辨析


在教学“口算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练习”一课中,笔者给学生布置了“圈图”的练习,发现错误率较高。课后,笔者将学生不同的错法整理出来,在第二天的复习课上进行再次讲解,提出“改图”任务,引导学生将错误的图“改一改”。改图与说图相呼应,渗透了数形结合思想。学生在改图过程中,借助圈图由具体到抽象,提高了说图能力,提升了思辨以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创意多元,快乐学习


1.引历史之脉,走进数学人文


低年级的数学学习,主要在于培养兴趣。在教学“练习十”一课的“你知道吗”时,“云码”教学视频介绍了我国古代的钱币,激起了学生们浓厚的兴趣。于是,笔者组织开展了“钱币变形记”探究活动,带领学生制作精美的数学日记。学生通过“查一查”感受古今文化的魅力,在线上课堂中交流展示自己的成果。有的学生被邀请参加市级线上活动进行汇报展示,得到了许多一线教师的肯定,增强了学习的自信,提升了数学核心素养。


2.探数学之趣,揭人民币科学


“为什么人民币面值只有数字1、2、5?”带着这样的问题,在线上教学中,笔者组织一年级学生进行组合实验,体会数学的组合原理。课上,笔者带领学生认识“重要数”和“非重要数”,即1、2、5、10就是“重要数”,用这几个数能以最少的加减运算得到另外一些数,其余的就是“非重要数”,而如果将四个“重要数”中的任一个数用“非重要数”代替,那就会出现有的数需要两次以上的相加、减才能得到,比较烦琐。线上,笔者引导学生进行组合实验,有序整理出1+2=3,2+2=4,1+5=6,2+5=7,10-2=8,10-1=9,进一步证实了“重要数”的便捷性。


3.悟数学之用,体验劳动生活


在教学人民币的进率和兑换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笔者组织开展了“劳动小福娃”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具身”体验,用做家务换取零花钱。在线上教学中,笔者组织学生将自己的账单作为成果进行介绍,引导学生投票评选出班级“劳动小福娃”,在“云思云学”的基础上巧妙加入“云评”,通过“云端”颁发电子奖状。


四、帮扶学困,静待花开


学生在居家学习期间,家里往往只有老人陪伴,老人辅导不及时、不专业,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不高。针对以上问题,笔者作为班主任,排查了解到班上线上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家庭,并整理成帮扶名单,制定“一生一案”计划,针对不同情况解决不同的问题。通过交流,家长开始和教师共同督促孩子制订学习计划,并根据学习计划手动打卡完成“云码云学”的自主学习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逐渐学会了自我约束,形成了自主学习的意识。


青春无限好,奋发正当时。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还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发展自己的专业素养,扎实推进精准教学,借助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