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追寻幸福教育”教学专家与海陵区名教师培训班学员面对面 教育部修改和废止部分规章小学收取借读费没了政策依据 公告 洪泽县启动食品药品安全校园行活动 新闻 “幸福”花开香满园
动态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05期 总第4130期 2010年12月28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05期  下一期
“幸福”花开香满园
来源:涟水县陈师镇中心小学  作者: 陈会云 闵 松 发布日期:2010-12-30 16:25:32

     淮安市涟水县陈师镇中心小学“教学大比武”活动透视
     近期,淮安市涟水县陈师镇中心小学组织全校教师进行了历时一个半月的“教学大比武”活动。全校老师的积极主动参与,让笔者不仅感觉到教师拼搏争先的勇气,更让人感觉到“幸福”的花儿正在“迎风吐艳”,“幸福”教育理念在酝酿,在成长、开花、结果。
     一、教师积极创造“幸福”
     在陈师镇中心小学举办的“教学大比武”活动中,要想学生体验“幸福”,教师必须能够创造“幸福”。如“请静静地听”“请自由地演”“请开心地玩”“请大胆地想”……看似简单的几句话,加上一个“请”字,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体验到课堂的“快乐”,让他们有了“幸福”感,学生在课堂中把书读好了、话说好了、字写漂亮了。
     享受教学的幸福,教师要有智慧。蔡元培曾说:“顺其童子之情需要教育者的美育眼光和人生智慧的调度。”学生喜欢智慧型的教师,因为他们深谙学生心理,能顺应学生并适当引导学生,并且常常以自己的特长、思维和兴趣取向去开发课程资源,在课堂中寻找另一番乐土,共享教学的幸福。
     二、让学生学会体验“幸福”
     对于学生来说,真正地体验到“幸福”,是检验一节课中教师主导作用得以发挥的标准。学生年龄层次不同,各年龄段学生体验“幸福”的方式便不一样。低年级学生偏向于形象直观的事物体验。
     在陈师镇中心小学举办的“教学大比武”活动中,不乏这类的课例。如根据教室里的座位表的照片,让学生找自己好朋友的所在位置,来调动学生的“幸福”细胞,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幸福”。
     享受教学的“幸福”,教师要有魅力。教师魅力的表现主要靠自身的品格和才学去影响学生。著名的文学家魏巍笔下的蔡云芝先生,温柔善良,他以爱和诗化的语言给学生以心灵的引导,那轻轻地落在身上的教鞭在师生会意的微笑中是多么的富有诗意。因此,教师的魅力又是同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的,如此才能让学生在善意要求之中享受“幸福”的课堂。
    “幸福”的源泉来自教师的引导,在课堂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只有学生体验到“幸福”,教师创造的“幸福”,才能有意义。
     三、让课堂充满“幸福”
     正如窦桂梅老师所说:“简单的表达,丰富的感动。”要想让课堂变得“幸福”,教师的创设、学生的体验是不能少的,只有在教师的用心引导、学生的亲历体验中,才能使课堂变得“幸福”起来。
     教学是几十个有着鲜明个性的生命聚集在一起进行生命体验的精神活动,师生用独特而鲜活的体验共同构成教学生命,激发对身心健康、和谐人格、充盈状态的追求。每一个生命都在体验中成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学的意义就是生命成长的意义,教学的过程,其实就是教师和学生分享人类精神财富的过程。对学生而言,学习意味着主体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及创造力的展现;对教师而言,上课不仅意味着传授知识,而且意味着分享和理解。
     “以人为本,尊重个性,为发展而教育”,这既是陈师镇中心小学的办学理念,更是学校坚定不移的教育信念;让每一个人都能享受素质教育的快乐,这是学校师生始终不渝的共同追求;让人人都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这更是全校师生的美好愿景。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