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5:E教中国•教学实践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444期 总第6263期 2023年03月13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444期  下一期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创新形式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邓晓悦 发布日期:2023-03-03 15:20:55

说起语文作业,很多人会想到抄写、默写、写作文、做阅读理解等,但这些作业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也缺少分层设计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双减”背景下,我们必须改变以往机械的、一刀切的作业形式,同时也需要创新一些作业形式来适应学生高素质发展的需求。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将作业分成课前、课中与课后三个部分,充分发挥出了作业的学情分析、诊断、评价、巩固等作用。


一、课前作业,提供学习支架


部编版语文教材一个单元的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都是统一的,于是我常常进行单元整合,设计课前导学作业,助力学生自主开启新单元的学习。这样既有利于教师了解学情,把握课堂教学的起点,也能为提高课堂效率奠定基础。


以部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为例,该单元围绕中华传统文化选编了三首古诗和三篇课文,并加入了以传统节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基于课程标准及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我在课前导学作业上设计了以“向全世界介绍灿烂而悠久的中华文化”为主题的系列单元学习任务。


任务一:和古人一起过节。要求学生自读古诗,借助注释看看古人都过了什么节日,怎么过,在不理解的地方做好记号;搜集自己最喜欢的传统节日的相关资料。


任务二:伟大的贡献——造纸术。要求学生预习时在书上圈出我们的祖先在哪些东西上写过字,并尝试思考“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的伟大贡献之一”这个说法是否夸张。


任务三:世界闻名的赵州桥。要求学生阅读课文自主思考:一座桥是如何做到一千四百多年都屹立不倒的?为什么会吸引那么多中外游客前来参观?


任务四: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要求学生借助课文向别人介绍这幅画,并搜集资料,了解还有哪些名扬中外的中华瑰宝,试着介绍。


以上预习任务旨在引导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贯穿了一个能力要求,即如何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一段话。除了上述主要任务,还有基础加油站等设计,比如读音连线、词语对对碰等,引导学生在完成预习任务后自主检测。


基于单元统整,将一个单元的课前自主预习任务设计出来,能帮助学生了解整个单元的学习目标与主题,在预习时有思考的方向,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提前给学生一个学习支架,让学生的主动学习、合作拥有更大的空间。


二、课中作业,巩固阅读策略


小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时间有限,基于学生的专注力情况和课前预习的成果,我尝试在30分钟内将每堂课的新授内容讲解完成,留下10分钟时间给学生当堂写作业。


课堂上的10分钟能完成哪些作业呢?例如,看拼音写词语、形近字找朋友等基础检测题以及一些拓展类的作业,引导学生在运用中巩固能力。巩固不是机械地抄写,而是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课堂上学了什么阅读策略,就重点练习这一个阅读策略,即每节课着重练习一项能力。此外,我在设计10分钟练习的时候,总是考虑到能力的分层,将练习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这样一来学习困难的学生压力也会小一点,而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完成简单的内容后,往往也会很乐意挑战选做题来进一步提升自己。例如小马同学一开始只能完成必做题,他的目标就是提高必做题的准确率,而必做题简单,只要预习扎实、听课认真,做好很容易,于是他渐渐地就有时间、有能力挑战选做题了。


当然,这10分钟的作业并不局限于此,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做一些实践类的作业。例如,教学四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讲历史人物故事”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学生在4人小组内轮流讲一个历史人物的故事,每个人最多不超过3分钟,其余学生边听边根据要求进行打分。这样一来,课堂上这不起眼的10分钟充分发挥出了它的价值——查漏补缺,巩固基础,学以致用,树立学生自信心。


三、课后作业,搭建学习舞台


很多教师会把阅读当作常规家庭作业布置下去,但又缺少必要的指导与反馈,这项作业就很难落到实处。“双减”政策下,我抓住语文学习的根本——阅读,精简作业,要求全班学生共读一本书,每天给出相应的阅读进度建议,并且配合一周2~3次的阅读小练笔。一说到小练笔,学生们就来了兴趣,好奇今天又有什么新花招,也希望能够在每周一次的班级大讲坛活动中一展文采,将自己的练笔读给大家听,期待得到小伙伴的赞赏。


事实上,教师的花招再多,也有江郎才尽的时候,最终还是得依靠学生们。后来,我常常提前公布下一次阅读练笔涉及的相关章节,向学生征集小练笔的主题,择优入选。于是,阅读练笔有了更多的趣味性。比如小韩同学读完《蚕马》的故事后为文中女孩的结局感到遗憾,于是提议我们变身小作家,一起来续写故事或改编结局。又如喜欢漫画的小杜同学读完《鲧腹生禹》《天帝赐息壤》《力擒五支祈》《三过家门而不入》后,号召大家展开一次漫画比赛,用漫画的形式展示出禹的一生。再如喜欢上网的小孙同学号召大家和《愚公移山》中的愚公来一次微信聊天,以现代小学生的视角发出疑问:愚公为什么要移山?面对众人的嘲笑和不解为什么坚持?愚公是不是真的愚蠢,智叟是不是真的聪明?然后把微信聊天的内容记录下来。这样的课后作业,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将课外阅读落到实处的同时,也为学生搭建了展示与交流的舞台。


“双减”为作业设计打开了新的思路,让我们反思传统作业形式的优劣,留其精华去其糟粕,围绕现代社会的育人目标,不断创新作业形式,让学生乐学、会学,使其充分发展语文阅读能力的同时,体会语文的魅力。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