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7:E教中国•融合创新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451期 总第6303期 2023年06月19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451期  下一期
新课标背景下如何实现基于Web的研究性学习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成晨 发布日期:2023-06-21 11:05:52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它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加深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信息时代,基于Web(互联网)的研究性学习是指计算机网络技术支持下的研究性学习,即学生基于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周围环境中选择与确定研究主题,通过网络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在基于Web的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教学设计应具备教学目标分析、学生特征分析、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设计、学习环境设计、教学设计评价五个要素。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如何打破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创设基于Web的研究性学习课堂?本文结合笔者自身实践经验,提出基于Web的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教学设计应当注意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一、基于Web的研究性学习教学目标制订


教学目标应贯穿于教师的整个教学过程,无论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还是总结问题,都应当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可以说,教学目标主导着整个教学过程,合理的教学目标是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基于Web的研究性学习以问题为活动载体,研究的内容来自学生周围的真实世界,以认知类知识的学习为主。因此,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的时候也要同步制订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


二、基于Web的研究性学习教学过程阐述


基于Web的研究性学习主要采用的是小组协作学习模式,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团队合作等能力的培养,同时关注问题解决的过程而非结果。针对学生特征分析,无需严格按照传统方式对其逐一分析,教师只要对班级内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其所对应的认知水平、初始能力、知识储备进行重点分析即可。


三、基于Web的研究性学习教学环境分析


基于Web的研究性学习是在网络环境中开展的学习活动,所以我们抛开外部物理环境因素的影响,主要从学习资源方面来分析学习环境的设计。学习资源主要来自网络,但不局限于网络。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中的学习资源良莠不齐,学生缺乏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因此,为了帮助学生筛选优质的网络学习资源,同时也为了促进学生更加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将网络资源和教学课件配合使用,这样既能够规避网络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又可以将传统教学和现代教学进行有机结合。


四、基于Web的研究性学习教学活动设计


基于Web的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其活动过程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活动过程设计得当,学生学起来会更加流畅,教师的教学效果也更好。因此,笔者将学习活动设计成7个环节:1.教师下发任务;2.以就近原则为学生分组;3.学生上网学习相应内容;4.学生小组内评价自己和小组成员的作品,并给出评分,将作品以及小组评分发给教师;5.教师展示学生作品,小组间评价并给出评分;6.教师评价并给出评分,三部分评分汇总,得出最终成绩;7.教师总结注意事项及误区,同时总结活动结果。


五、基于Web的研究性学习教学评价总结


基于Web的研究性学习成果要以一定的形式加以呈现,并进行广泛的成果交流、展示。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激发其自我展示的欲望,又能使他们收获成功的喜悦,在相互借鉴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为了促进教学成果展示,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内交流与评价、小组间交流与评价,以及教师与小组间的交流与评价,然后综合三部分评价得出最终成绩。此外,教师在评价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教学成果评价,还应关注教学过程评价。当然,无论是小组内评价、小组间评价,还是教师对小组的评价,都应本着过程性、真实性、灵活性、发展性、激励性原则,注重评价功能和评价取向的多元化。一个学生的成绩是小组内评分、小组间评分以及教师评分的综合,其中每一个部分都应包含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


六、基于Web的研究性学习教学反思


虽然基于Web的研究性学习以学为主,注重实践性,但其同样关注学习的效率。因此,我们不能将原本可以一节课学到的知识,在研究性学习中花费更多的时间。


在基于Web的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是课堂秩序的维持者,在评价阶段,教师也是学生成果展示活动的组织者,因此教师在基于Web的研究性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教师自身也要提高综合素养,熟悉整个活动流程,这样才能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


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是让学生体验真实地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提出的问题既是整个研究性学习的难点,又是重点。提出问题是启动学习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一步。提出问题的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教师应紧扣教学目标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学生应在教师的帮助下提出可行性较强的问题。


新课标背景下,基于Web的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自学能力、自控能力,并且能够综合自身特点来进行学习。在此背景下,教师也应提升个人信息素养,在培养新时代学生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坚持终身学习理念。基于Web的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崭新的教学模式,它必将引领教学改革潮流,促进新时代师生更加轻松高效地教学与学习。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