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5:E教中国•教学实践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451期 总第6303期 2023年06月19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451期  下一期
指向深度学习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问题链设计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王爱平 发布日期:2023-06-21 13:20:11

初中道德与法治是一门比较抽象、理论性较高的学科。如果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很难推进更深层次的教学,不利于学生深度学习。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可以从理论知识、学习方法、思维方式、情绪输入四个方面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提高学生深度学习的水平。


一、指向深度学习的教学内容构成


深度学习指向学生的学习程度,是从“知识本位”学习到“知识本质”学习的转变。事实上,知识具有静态和动态两种性质。如果我们认为知识是人对世界的认知,那么它就是静态的;如果我们将知识看作探索世界的过程,那么它就会突显出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这时,知识就会变成动态的过程。


因此,教师除了要教学固定的学科知识以外,更要注重对学生学科逻辑体系和思维方式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品德。


二、指向深度学习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问题链设计策略


1.设置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链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内容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为动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探究,学习学科核心观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钟南山院士承担责任,却不计回报”这个问题围绕着“不言代价与回报”而设,目的是让学生明白,承担责任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一旦作出选择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学生没有正确地理解责任与回报的关系,往往会把有回报当作负责任的先决条件。为了能有效指导学生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克服错误思想,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分析教材、理解教材,通过辩证分析形成学科核心观点,即承担社会责任要不言代价与回报。


首先,教师可以借机提问:“钟南山院士在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时,没有要求过任何回报。他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有些学生的思想存在偏差,他们认为只有那些杰出的人才能不计成本地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教师要帮助学生改正这种错误的想法。一方面,通过了解钟南山院士的事迹,学生明白了每个人都要对社会负责任;另一方面,要以钟南山院士为楷模,养成爱岗敬业、勇担责任、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等优良品质。


其次,教师可以进行更深一层的提问,比如:“从他的一言一行中,你明白了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一要结合七年级上册的“珍惜生命”和八年级上册的“社会责任”知识分析问题,二要深入挖掘钟南山院士的人生观、价值观,深入剖析其在危难时刻站出来、不计付出、不计回报、勇于担当的精神,以及积极践行爱国、敬业、友善的精神。


最后,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处理无法逃避的责任?结合实践,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职责是无法回避的,并学会主动担负起相应的责任。


2.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深度对话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一些学生只掌握了表面的知识,很难进入更深层的学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开展与学生之间的深度对话,在对话时要采用各种不同的方式,使谈话的内容更加多元化、更具参与性;还要营造开放的课堂对话氛围,鼓励学生敢于说话,大胆提问,在对话中不断产生新的、具有创新性的问题。 


教师在设计深层主题时,还应立足于学生的实际生活,突出热点,强化学生的代人感、情感体验,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例如,教师要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在了解学生学情的基础上,巧妙地设计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对道德与法治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学相长”的目标。


3.依据课程标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教师在设计深度学习问题链的过程中应当紧扣课程标准和要求,遵循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具体原则和方法。《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是教学的纲领性文件,体现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所强调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同时也突显着教学的价值追求。拥有良好的学科价值观和情感态度,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需要达到的目标,也是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价值体现。


教师在设计问题链时应当重点考虑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例如在学习“做负责任的人”一课时,课程的核心素养是“责任担当”,因此,教师可以设计如下问题链:在抗击疫情期间,钟南山院士提出了各项疫情防控的措施,请试图分析其承担责任却不计回报的重要表现;你认为钟南山院士身上的哪些优秀品质是值得初中生学习的;钟南山院士提醒群众,非必要不去武汉,但是他却只身前往武汉,并针对出现的新冠感染病例进行积极应对和研究解决,从他的行为和语言中你获得了什么感悟;谈一谈如何面对不可推卸的责任;等等。


此外,教师需要明确,在设计由多个问题组成的问题链时,应当确保问题之间拥有良好的相关性、整体性,能够有效引导学生通过问题对整体的课程内容形成思考,建立相应的核心观念。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借助问题,确保课堂活动有序进行,通过深度学习的问题链,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知识,聚焦课程核心内容,以整体化的活动设计,突显高质量的课程学习。


在课程标准和核心素养的指导下,问题链的设置能够引导学生展开深度学习、有效探究,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自身的能力,健全人格品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


以问题链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引擎,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引领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科关键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培育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全面发展,达成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深度学习的教学目标。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