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8:E教江苏•教学实践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451期 总第6303期 2023年06月19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451期  下一期
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探究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朱爱兵 发布日期:2023-06-21 13:47:51

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活动不仅能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还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促进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新课标要求从多角度出发设计课堂活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性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当重新审视课堂教学活动的现实需求,从多角度设计数学课堂教学方案,逐步提升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


首先,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体验。学生在优质高效的课堂环境中,参与数学学习和实践的积极性有所提高,容易形成良好的情感体验,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其次,有助于引发学生深度思考。高质量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和应用,能在教学中向学生提出引导性问题,多维度提问能够促进学生从不同角度探究数学知识的迁移运用,从而促使学生深度思考,对数学知识形成更加系统化的认知。


最后,有助于提升学生探究能力。高质量课堂教学模式重视探究性教学活动的实施,教师引入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学生深度探索和实践。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学习和沟通能力得到优化。


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对策


课堂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能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系统学习和把握,有助于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效果,深化其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那么,如何构建高质量课堂教学体系?


1.设计多层次教学目标,落实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的合理设定有助于科学教学指导模式的构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教师应关注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展开系统探究,帮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


例如,基于“认识人民币”一课的教学要求,教师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训练目标,还要从情感态度的角度优化教学目标。即既要重视培养学生认识人民币和理解人民币换算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人民币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又要充分关注学生正确金钱观的培养,促进德育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渗透,在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筛选结构化教学内容,夯实教学基础


教师应基于新课标要求探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研究结构化教学内容的整合应用,构建专题数学教学指导体系,确保学生掌握相应的数学学习方法和技巧,提升其数学思维能力,为学生多元化探索学习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例如,在教学“统计”一课时,教师从结构化课程内容设置和筛选的角度,尝试对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分析,构建多元协同的教学指导体系,为学生展示丰富的统计知识学习素材和训练项目,引导学生围绕统计知识展开深度思考和系统实践。在对比分析、深度论证和多元协同中,锻炼学生的数形结合、观察分析和逻辑推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全面改进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支持和保障,夯实新课程改革的基础。

 

3.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激发多维思考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紧密融合能够充分调动课堂活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欲望,凸显教学指导的关键作用。因此,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应探索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策略,构建多维融合的教学指导体系,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


例如,在教学“平移和旋转”一课时,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对平移、旋转运动过程的理解可能不够透彻,不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新课标要求教师借助信息技术构建动态展示的教学空间,让学生能够感知平移和旋转的运动状态,对知识形成生动、形象的认知。改进课堂教学组织和引导体系,促进学生主动探索课程知识,全面保障课堂教学活动的综合影响力。同时要求学生在信息化平台的支持下,能够以平移和旋转的操作作为切入点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4.改革教学评价模式,促进创新发展


教师在构建高质量数学课堂的实践中,应明确认识到教学评价是教学中的重要元素,科学评价模式的设计和应用能促进教学活动开展,完善教学指导体系,为学生学习和探索知识提供服务,也为学生接下来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因此,基于新课标,教师要改革和创新教学评价模式,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反馈的作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自主探究。


例如,在教学“多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时,教师发现部分学生能在多边形的面积计算过程中自主探索多种解题思路。对此,教师在教学评价中采用鼓励和表扬的方式,对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的行为予以肯定,激励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促使其在牢固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实践应用展开深度探索。这样一来,不仅促进了教学改革与教学评价的紧密融合,还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教学支撑系统,从不同层面彰显了教学评价的实践应用价值,促进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全面创新。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新课标要求,教师在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应重视课堂活动的创新设计与合理规划,从多角度促进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支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度学习与探索。可见,小学数学课堂质量的提升应基于多种教学方法的创新融合,构建高质量的教学指导体系,融合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创设现代化课堂,提高学生“学”的效率,提升教师“教”的质量,全面打造高效数学课堂。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