秩序需要等待和呵护 做一个充满“情”的老师 蔡克霖诗歌走进南师大 爱,班主任工作的核心
学科之窗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06期 总第4142期 2011年01月11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06期  下一期
做一个充满“情”的老师
来源:南京市莫愁湖小学 作者:蒋勇 发布日期:2011-01-14 17:03:55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儿童的情感易于被激发,且儿童的认识活动一旦有情感参与,他们认识世界更主动,更丰富,更深刻。当今的教育状况是充满竞争压力的,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从小学到高中,总让人有种一根弦绷得紧紧的感觉,学生的学习负担很重,心理负担也很重,面对这些孩子,我想说:“让我们做一个有‘情’的老师!”
     一、做一个充满激情的老师
     面对沉重的学业负担,学生缺少了许多儿童应有的天真、烂漫,作为一个老师,则应该用自己的激情点燃孩子们被压抑的情感。现在较为流行的综合实践课就是一个很好的形式,但老师不应当把这一类的形式局限在课堂上,而是让这些类似的活动渗透到学生每天的生活之中。
     做一个充满教学激情的老师。在课堂上,老师也应该把自己解读文本之后产生的激情释放出来,这是对孩子们最好的感染。在教学《夹竹桃》一文时,理解月光下的夹竹桃的美有一定的难度,于是我就配上一段清雅、悠扬的葫芦丝乐曲,很投入地激情诵读了一番。经过这一番感染,学生们的感悟明显上了一个层次,写出了自己仿佛看到了夹竹桃的影子的样子,既丰富又生动。孩子们读书时,我还会有一些较为夸张的肢体语言,让学生感到我也融进到课文中,这对他们激情地读课文都有着极大的鼓舞。
     二、做一个充满柔情的老师
     有一个词语说得好:“柔情似水”,孔子眼中的水就是一个善施教化的真君子。做一个有柔情的老师,应该就是做一个善施教化的老师吧。孩子幼小的心灵是很脆弱的,老师的一个眼神都会让孩子的心灵产生震撼,当孩子犯错的时候,老师的一言一行都至关重要。
     前不久,我班上两个小男孩打架,我了解了一下,其中一个孩子只是想跟另一个“大个子”男孩开玩笑,“大个子”刚好不开心,矛盾产生了。我把“大个子”叫来,搂着他的肩膀,一边下楼一边教育他,我并没有说太多的大道理,只是结合前两天学的一篇课外阅读跟他讲了“换一个角度看这次的事件”,“不是别人没事骚扰你,而是你让大家觉得很好,把你当大哥看待,想跟你玩,如果大家都离你远远的,你心里好受吗?如果你心情不好,可以对他说清楚嘛,也许他还能帮你一点小忙呢?”我们两层楼还没下完,“大个子”便说“老师,我错了!”
     一件小事,但让我受益匪浅,它让我感受到一个老师春风化雨般的教育对一个孩子的重要。“爱”是包容孩子们的每一次过错,“爱”是在孩子们的每一次有问题之后的循循善诱,“爱”是让每一位孩子开开心心、健健康康地度过每一天。
     三、做一个充满友情的老师
     “亲其师方能重其道”。作为一名教师,你思考过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到底有多远吗?
     在我的班级中,有一个特别的想象,那就是我喊学生经常都是叫他们的“小名”,如许洪阳,我就喊“阳阳”,刘余航,我喊“余航”,总之怎么喊让人感觉亲切我就怎么喊。课堂上我们是师生,课外我们是朋友,我经常和几个男生一起踢足球,偶尔还和女生踢踢毽子、跳跳皮筋,尽管技术不高,但和孩子们的距离拉近了,孩子们都愿意上语文课。你看,原本是一节数学课,但数学老师有事和我调了课,当我走进教室时,学生都叫好,不说其他,就冲着孩子们的这份热情,他能学不好吗?此外,当孩子们有任何困难的时候,有任何苦恼的时候,可以尽情的向我寻求帮助或者倾诉,我不仅洗耳恭听,而且会适当的给他们以帮助,使自己成为孩子们生活学习上的良师益友。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使学生初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就让我们的老师多一点“情”,多在孩子身上用“情”,让我们的“情”调动孩子的“情”,让我们的语文学习充满“情”!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