秩序需要等待和呵护 做一个充满“情”的老师 蔡克霖诗歌走进南师大 爱,班主任工作的核心
学科之窗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06期 总第4142期 2011年01月11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06期  下一期
爱,班主任工作的核心
来源:兴化市董北实验小学 作者:周春玲 发布日期:2011-01-14 17:05:20

     著名班主任窦桂梅老师说:“爱就是教育。”是的,没有爱的教育,便是不成功的教育。
     我班有个学生叫朱颍慧,在二年级第二学期开学时,她的妈妈不幸遇车祸离开了人世,爸爸又经常在外,她只好跟年迈的奶奶生活。原来性格就很孤僻、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她,面对这样的打击,变得更加古怪。作业经常不完成,上课也不专心听讲,学习成绩直线下降。见她这样,我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于是,我利用班会向学生说明了她的实际情况,教育本班同学都来帮助她,关心她,向她伸出友谊之手。上课时,我时刻关注她,督促她注意听讲,且经常提问她;课间,常常和她谈心,并让其他同学和她一起活动、游戏;看到她有一点点进步,就及时表扬她,鼓励她。渐渐地,朱颍慧变了:课间,能看到她和同学们快乐活动的身影;课上,能时常看到她举起的小手,听到她那响亮的回答声。经过半学期的努力,她的学习成绩终于赶了上来,期末考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怎能不让人高兴呢?当她接过“学习进步奖”时,高兴地笑了,继而把目光转向了我,那眼神分明是感激之情。
     在我不断的关爱下,朱颍慧同学还学会了关爱他人,在青海玉树大地震的募捐活动中,她第一个捐出了自己平时积攒的58元钱,这对于一个家庭条件不好的孩子来说,是多么的不易啊!
     陶行知“爱满天下”的精神,不断激励着我去关爱每个孩子。从教26年的我,一直受陶老先生思想的感染,用自己的爱心滋润孩子的心灵。班上有个叫翁飞的小男孩,因挑食导致营养不良,体质很差,本学期请了15天病假去泰州医院治疗,落下了不少功课,父母很是着急。我一方面打电话安慰家长,一方面询问病情,利用双休日给他买营养品送去,并帮他补课,家长非常感激,孩子更是高兴。虽然请了15天假,但单元测试时,他的语文仍考到了92分的好成绩。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是啊,教师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上学期,最令我头疼的是班上学生经常少钢笔、尺之类的学习用品,有时班级图书角的新书也会不翼而飞。查了几次,都没结果,后经多方调查了解,才发现是本班的双胞胎所为。于是,我分别找她俩到办公室谈心,开始谁都不肯承认,我只好耐着性子慢慢开导,讲做人要诚实、撒谎不是好孩子的道理……大双终于被感化了,低头承认了错误,并保证以后再也不随便拿东西,接着,小双也如实坦白了。原来每次“作案”时,她俩总是一人望风,一人行动,怪不得不易被人发现。我抚摸着她俩的头说:“老师相信你俩以后不会再拿别人的东西,学习上差什么,跟老师说一声,我可以帮你们买,千万别做这不光彩的事……”说着,我拿了两本本子递给了她们。从那以后,她俩真的再也没拿过别人的东西。事后我想,要是当时我一味地批评,很难说不产生逆反心理,而我从关爱的角度出发,心平气和地耐心交谈,终于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班主任爱班级的好孩子并不难,然而坚持关爱后进孩子,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这些孩子常令人感到头疼。每个班级几乎都有一些在学习上不求上进、纪律上散漫自由的孩子,如不及时教育,将会成为“问题学生”。对这类孩子,我首先从心理上接近他们,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使其重拾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在学习中,尽量用“放大镜”发现他们的优点并加以鼓励,课堂上,多提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回答,给他们激励性的评语,对他们微小的进步加以赞赏,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只有这样,才能让后进孩子感到自己的存在,感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习和生活的积极性。
     爱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在26年的工作实践中,我始终把爱融进日常工作中,像陶老先生那样,真心关爱孩子,将爱洒向每个孩子的心田。我深信,要是每位班主任都能这样,那一定能管好班级、开展好教育、教学工作!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