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7:E教江苏•教学实践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453期 总第6332期 2023年09月18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453期  下一期
创新作业设计与评价增强语文教学实效性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吕静 发布日期:2023-09-15 15:27:01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和“双减”政策的实行,如何增强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切实推动小学语文教学实现减负增效,是一线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基于语文学科特点,创新作业设计,做好多元评价,能够切实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本文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提出了创新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方法及学业水平绿色评价的路径,以期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借鉴。


一、谨遵新课标,促进学生发展


当前,我国教材的编写都遵循核心素养这一基本理念。基于此,教师应开拓视野,结合新课程标准,采取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手段,进行科学的作业设计。作业是巩固学生课堂所学、让学生温故知新的手段,因此作业内容也应是课堂知识的总结和升华。在设计作业时,教师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注意作业设计的合理性,提高作业质量,并且控制作业数量。例如,教师可以采用看图识字的方法,帮助学生快速巩固生字词。这样,在有效缓解学生学习压力的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注重核心素养,兼顾人文与运用


阅读和写作是一个逐步提升的过程,“大语文”和教材系统都包含了“核心能力”这一部分,力求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应当遵循统编教材单元统整特色,将教材中的“读”和“写”联结起来,实现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目的。在课堂上,教师应当更加注重字词教学,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课后作业的设计要注重考查学生的关键能力,减少重复练习。比如,在布置小练笔前,可以先引导学生阅读一些课外文章,通过对比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融汇古今中外优秀文化的能力。然后,再转换到小练笔作业上来。由于此前已经作了铺垫,积累了一些写作素材,学生有了灵感,就可以更加自如地完成习作。教师可以适当批注,给学生推荐阅读书目,增加学生的写作储备。


三、作业设计生活化,理论与实践并行


教师应当认识到,语文学习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学以致用。但是部分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依然较为单一,没有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将理论应用于生活实践,比如,布置植物生长观察日记。学生从种子的准备、种植,到幼苗的日常护理,细致观察记录,形成观察日记。教师可以筛选好的日记作为范文在班级里传阅,或将其内容制作成视频发布在网络平台上,供其他学生在课后观看、学习。借助网络平台,学生之间可以保持密切沟通,教师也能获得学生的课后学习反馈。此外,还可以开展课本剧、班级辩论赛、晨会演讲等活动,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借助各种情境的创设,提高作业设计的创新性和实践性,在生活化的基础上,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提升。


四、尊重差异,落实多元评价


不同学生的成长背景、家庭教育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其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也有差别。教师要认识到这一点,并在教学活动中细心观察不同学生的能力差异,采取亮点评价、多元评价,在学习目标达成上实施梯度式要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得不同程度的能力提升。


学有不同,学得其所,是教育的理想境界。教师要清楚地掌握每个学生的情况,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个性化的、量体裁衣式的教学。比如,基础好的学生可以多做提升练习,基础较差的学生要多加强基础知识练习。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切忌一概而论,比如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圈、点、写、画,基础好的学生可以做深度阅读练习,还可以与组内同伴讨论。


总之,为充分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积极创设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评价激励机制。语文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多元化的评价模式能让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值得注意的是,要注重评价的激励、引导和发展功能,避免没有方向的、低质量的评价,以使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良好互动,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从而彰显个性亮点,让每个生命都能幸福、诗意、自由地成长!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