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2:E教江苏•教学实践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461期 总第6377期 2024年01月08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461期  下一期
闲聊处处皆语文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杭咏雪 发布日期:2024-01-04 14:49:25

二十多年的语文教学经历,让我渐渐形成了自己的讲课风格。历届学生每每提到我的语文课,都觉得我在课堂上的闲聊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之所以和他们闲聊,是因为我觉得语文课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教学方法的研究上,还要从学生的角度研究学生,读懂学生,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现在的学生总是对成年人的经历充满好奇,于是,我把我的经历与语文教学相结合,和学生们分享我的故事,这对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有着意想不到的作用。


一、聊生活经历,促进生活与课本紧密结合


一天,一上课我就和学生们聊起了我最近的打球经历。“自从上次羽毛球比赛惨败之后,我就坚持每天打一场,争取下次有比赛的时候不至于输得那么惨。”“哈哈哈——”学生们一阵哄笑。“但是,苦练也是要付出代价的,我的膝盖不好,运动量大了就会疼,走路也疼。于是我去了药店,跟老板说买膏药。老板给我哪个我就买哪个,回家就贴上了,第二天上班之前撕下来,没管它对不对症,也没管它的用法……”“啊?”学生好像很吃惊。“怎么了?”我问。“杭老师,您这样用药不对吧?”“其实我知道这样不对,用药的注意事项很多。请同学们把书翻到78页,今天我们就来学学用药要注意些什么。”“哦——”小家伙们恍然大悟,原来杭老师说这么多是为了引出今天的教学内容啊!为了纠正我的错误,学生学得可带劲了。


在教学课文《燕子》时,我与学生聊起了以前住在我家院子里的一窝小燕子。当大风把小燕子吹落时,我冒着风雨把它们送回了窝。我的介绍让学生对小燕子有了更多了解,也充实了文本内容。


二、聊所见所闻,助力学生理解古诗意境


课堂上,赏析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时,我没有带学生们一个字一个字地去理解诗意,而是和他们分享了我在西湖的一段经历。“还记得四月底我去杭州听课吗?那天正巧是晴天,我一听完课,就迫不及待地想要一睹西湖的芳容,太阳即将落山,我看到了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雷峰夕照’。太阳的余晖洒在被微风吹皱的湖面上,波光粼粼,真的是‘水光潋滟晴方好’啊!”这时,我出示了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


“离开杭州的前一晚,我又去了一趟西湖。那天正好是雨天,湖面和西湖周围的群山都被雨雾笼罩着,同行的老师们不禁发出‘山色空蒙雨亦奇’的赞叹。”这时,我又出示了诗句“山色空蒙雨亦奇”。


“杭州之行我最大的收获是看到了晴天的西湖,也看到了雨天的西湖,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时,我出示了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一段经历就把一首诗呈现在学生们面前,不管是去过西湖的学生,还是没有去过的学生,我的分享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种很好的补充,能够帮助他们充分理解这首诗的意境。


三、聊生活发现,引导学生发掘新事物


学校有很多不同种类的花,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花开放。初春,我和学生聊起了山茶花。“以前,我最佩服菊花,但现在我最佩服山茶花。山茶树上有那么多花苞,这些花苞有没有生命呢?于是我采了一朵剥开,发现里面包裹的是一层层鲜红的花瓣。原来即使在冬天,它们仍在孕育新生命。”


等到山茶花开了,学生兴奋地对我说:“孕育了一个冬天的花儿开了。”“你们有没有发现食堂前面的玉兰花开了!”……有的学生在日记中写道:“玉兰花就像是被谁不小心打到树上的羽毛球。”“有没有发现,前面花坛里的杜鹃花开了。”……他们开始像我一样细心观察着周围的景物。一下课,学生就纷纷跑来对我说:“杭老师,我发现杜鹃花的花瓣都是连着的,像喇叭花的花瓣。”“杭老师,紫藤花开了。”“广玉兰长新叶子啦!”……


跟随着我的生活发现,学生们学会了观察,不断发掘新事物、新变化。我给学生们布置了小练笔作业,校园里的花草树木在他们的笔下仿佛被赋予了新的生命。


四、聊种植故事,帮助学生开启新世界的大门


有个单元习作要求学生选择一至两种植物进行观察研究,并把研究成果写下来。经过教研组商量,我们决定让学生“经历”一番,在切身体验中得到收获。于是,我给学生布置了活动任务——在家中种植蚕豆,每天写一篇观察日记。种植实验开始前,我与学生分享了我和我的儿子在家中种植蚕豆的故事。但从学生的观察日记来看,有的学生还不知道怎么去观察和记录。于是,我开始每天和他们聊我种蚕豆的发现,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视角进行观察。这样的分享充分激发了他们的兴趣。“我家的蚕豆都向阳台那边倒,它们太喜欢阳光了。”“我发现同一株蚕豆上,有的地方结果,有的地方开花,好奇妙啊!”为了体现蚕豆的生长情况,学生们还在日记后面画出了蚕豆的样子。就这样坚持了一个月后,我把家中的蚕豆拿到教室里“炫耀”,学生也不甘示弱,有的也把自己种植的蚕豆带了过来,大家的观察日记写得更细致了。


和学生聊聊我的生活经历,有时能让课本内容与生活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让文本知识更加生活化。和学生聊聊我外出时的所见所闻,有时会让文本内容更加丰满。和学生聊聊我的生活发现,有时对学生们来说是阅历的补充,是间接经历,不知不觉中丰富了他们的内心感受。和学生聊聊我的种植故事,有时也能使他们成为共同的经历者,一起体会其中的乐趣,不知不觉坚定了他们的意志。读懂学生的心,与他们分享经历、分享故事、分享发现,看似无心,实则别具匠心,拉近了我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拉近了他们与课堂的距离,让学生们想要亲近语文,进而爱上语文。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