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初探 构筑充满活力的音乐欣赏课 公告
教育实践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07期 总第4177期 2011年03月01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07期  下一期
构筑充满活力的音乐欣赏课
来源:金湖县实验小学 作者:王晓蓉 发布日期:2011-03-09 17:47:48

     音乐欣赏教学又名“感受与鉴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发展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它通过教师简明、生动、富有活力的讲解提示,倡导“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的教学理念,将听者从原本对音乐无意识的“听”进入对音乐内涵的感觉和理解的一个过程,那么如何使音乐欣赏教学过程充满活力呢?作为一名对新教材充满热情的教师,若想要让小学生竖起小耳朵,用愉悦的心情学会听音乐,就应该花更多的时间来钻研教材,站在孩子们的角度去看新课程下的音乐欣赏课,统筹安排欣赏曲的教学方法,做好音乐和学生之间的桥梁。
     一、故事导入,游戏激趣
     音乐游戏具有愉悦性和互动性,是学生所喜爱的教学模式,尤其适用于低年级的音乐欣赏教学。如听赏《跳绳》中,笔者让小朋友们边听边跟着音乐节奏跳绳,感受乐曲快乐、活泼的气氛。听赏《传传传》前,先让孩子们完整听一遍,然后和全班同学一起玩这个游戏,并配上背景音乐。又如在欣赏一年级《惊愕交响曲》时,我给学生先讲了此曲的由来,这是海顿为了吓唬那些不懂交响乐,每每在听交响乐时打瞌睡的贵妇人而作的“惊醒音乐”。我先绘声绘色地讲述这个故事,学生们都瞪大了眼睛仔细地听。当我把音乐播放起来的时候,孩子们都模仿故事中的贵妇人趴在桌上“睡着了”。忽然一声巨响把他们从睡梦中“惊醒”,课堂气氛立刻活跃了,学生们的热情被乐曲调动了起来,对这首乐曲就产生了深刻的印象。
     二、音画结合,体会意境
     儿童对世界的认识属于形象思维,情感表现一般比较直观,表达方式也比较直观,在欣赏课上可以适当地让学生动起来。学科综合是一个让学生动起来的有效办法,包括音乐与美术、音乐与文学语言、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综合。在实施过程中,应把握好以音乐为教学主线,用其他学科的内容来加强对音乐的感受、体验,把握好“度”让它更有效地为音乐欣赏课服务。
     在学生欣赏过一段音乐后,让他们用相应的图示表现出来;或者让学生们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创造性地画出适合音乐情感的线条、图像、色块等。这种教学方式有其独特的审美教育的作用,比老师讲述给学生音乐的内涵、情感更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喜爱,也更能说明学生的内心世界对乐曲的理解。例如在教学《杜鹃圆舞曲》时,学生初听时用线条、点和圆圈来表示初次印象。复听时我给他们讲了挪威的森林、圆顶的尖顶的小房子、唱歌的杜鹃鸟、清新的空气……他们的好奇心立刻上升,图纸里多了流动的波浪,这是在唱歌的杜鹃;多了很多斜纹,这是感觉到田野上有微风吹过;多了小房子,还在里面画了小鸟,认为杜鹃鸟不小心地闯进房间里,原来是乐曲在低吟……
     三、快乐舞动,表现情景
     音乐和舞蹈是擅长抒情的艺术,舞蹈在创作表演过程中离不开音乐。舞蹈通过动作来表现音乐的形象、情绪、旋律等,它具有可视性,能更直观地被人感知,能更形象地解释音乐,使人更容易感受、体验、理解音乐,从而达到欣赏、感知音乐的目的。动是学生表达自己对音乐感受和理解的最直接、最喜爱的方式。在欣赏乐曲后,给学生创造动的机会,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达自己对乐曲的理解,充分利用他们好动的特点,动静结合,通过动来激发他们欣赏音乐的兴趣,引导他们加深对音乐形象的联想和对乐曲的理解,在参与中得到愉悦和美感。例如在欣赏《在钟表店》时,请学生随着音乐的第一段有节奏地模仿各种各样的钟做动作,如眨眼的猫头鹰钟、点头的小鸡吃米钟、摇摆身体的不倒翁钟等,来表现时钟均速走动的节奏。还可以结合故事欣赏音乐,结合音乐来进行情节性的故事表演。鲜明的音乐形象、有趣的故事情节、个性化的音乐主题,使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地走进音乐,在组织学生进行音乐表演时,主要是要调动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创造热情。例在欣赏《玩具兵进行曲》时,可让学生在了解音乐故事内容后,跟随音乐,用神气的神态,雄赳赳、气昂昂地行进及表演来表现玩具兵们可爱、顽皮的形象。而在音乐结尾部分,描绘小主人苏醒过来的时候,教师可引导学生用凌乱的“定格”动作来表现玩具兵们来不及回玩具箱、东倒西歪的尴尬形象。
     四、用心点评,鼓励创优
     改善评价机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成功感。音乐课的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体现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情感反应、参与态度和程度。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时,要随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得“优”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例如在欣赏乐曲《赛马》时,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因材施教,给每一个学生创造得“优”的机会。对于表现出色的学生,教师会问一些较难的问题:“乐曲的主题旋律是什么?旋律重复出现速度有何变化?对于平时不喜欢回答问题的同学,教师就会问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请同学们注意倾听乐曲的速度变化,听到用手势表示,渐慢时伸出一个手指,渐快时伸出两个手指。”一旦发现学生能够正确表达乐曲的意思,教师立刻给学生语言上的肯定。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既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了所学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冼星海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如何使音乐如潺潺的小溪流入学生的心田?其实只要我们动动脑筋,抓住学生的个性、喜好,认真钻研教材,改变教学方法,一切难题都会迎刃而解。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