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校本研修凝聚发展协力 南京市扬子第三小学“红茶坊”教研活动纵览 让每一面墙跃动生命的语言 南京市扬子第二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构想和实践
学校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07期 总第4177期 2011年03月01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07期  下一期
聚焦校本研修凝聚发展协力 南京市扬子第三小学“红茶坊”教研活动纵览
来源:南京市扬子第三小学 作者:王黎 发布日期:2011-03-10 09:42:34

     校本研修活动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助推器,是教师思想的碰撞,经验的交流。只有让教师变“参加活动”为“参与活动”,让教研活动“活起来、动起来”,让教师真正成为校本教研的主人,才能真正发挥教研的作用。为此,南京市扬子第三小学在校本研修过程中创设了“红茶坊”的模式。
     活动模式
     学校将每周五下午两节课后的时间确定为“红茶坊”活动时间。将学校环境最好的教师阅览室、学生阅览室、学校会议室确定为“红茶坊”活动基地。以教研组或专题组为对象,围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现的实际问题,展开沙龙式专题研讨。
     活动采取教科室管理、教研组(专题组)负责,校长室参与的形式。教科室在组内申报的基础上,在学期初对本学期“红茶坊”各周活动地点的分配、研讨主题的确定作出详细计划、安排。教研组(专题组)具体负责每一次活动的组织和开展。
     活动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教师是教研活动的主体。主体的积极主动参与是教研活动产生实效的前提。切合教师实际需要的研讨主题、宽松活泼的组织形式、轻松愉快的环境氛围是实现教师主动性的有力保障。想要教师有一个积极主动的状态,首先得让他有一个轻松愉悦的心态;想要教师变“要我参加”为“我要参与”,领导必须变安排任务为做好服务。
     二、问题性原则
     问题即课题,问题即“主题”。问题的解决意味着教师水平的提高。“红茶坊”式教研,就是从老师实际课堂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入手。从众多问题中提炼出具有共性的“主问题”,成为每次“红茶坊”教研的主题。在问题的任务驱动下,大家抱着要解决问题的志向,走进了需要合作解决的心理需求,这也是“红茶坊”模式得以深入开展的生命力所在。
     三、合作性原则
     在新课程改革面前,以单枪匹马之力去攻克所有问题,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学校组织教师形成一个研究团队,以一个集体的力量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这也是校本教研的最佳选择。
“红茶坊”教研,就是一群有主动性的活动主体,围绕着一个有实际需要的教学问题,合作交流、相互启发解决问题的研讨形式。
     活动历程
     一、需要与期待——催生“红茶坊”问题式教研
     在现实中,教师们常常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回溯着自己的困惑,期许着同伴的指点。为此学校提出了校本教研的一种方式——“红茶坊”问题式教研,这是“红茶坊”初期的一种操作模式。在教研组内,交流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大家集思广益、出谋划策,集体讨论并合作制定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二、过程与引领——提升“红茶坊”专题式教研
     为了使学校的校本教研更具实效性和长效性,使教师们尽快成长为研究型教师,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学校对“红茶坊”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解决单个的课堂中的散问题,更要形成系列的研讨专题。实践中,学校重点关注了“红茶坊”专题式教研的四个环节的实施。
     1.搜集问题,确定主题
     确定主题是“红茶坊”专题式教研的首要环节。要使校本教研取得实效,首先要确定好校本教研的主题。研究的主题应该来自于课堂,来自于教师的亲身实践,需要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和自我反思中发现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和问题,经过教研组成员之间的交流探讨,上升为主题,并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研究。
     2.加强学习,理论引领
学习是进行专题校本教研活动的重要环节。围绕主题,老师们搜集一些相关的学习资料,对照和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提出初步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3.课例研究,行为跟进
     主题研讨课是专题校本教研活动的主要环节。课堂实践是专题校本教研的源头活水,同时也是研究活动的载体和落脚点。教师们把自己的教学活动作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理性思考,有意识地将集体研究得出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行为的连环跟进与改进。比较有效地解决了教育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教师教学能力。
     4.定期交流,形成共识
集体研讨是专题校本教研活动的关键环节。在学校层面的专题研讨中,把教研组专题研究中达成的共识,介绍给全体教师,让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去验证,去运用。
     三、深化与发展——推进“红茶坊”生成式教研
     “红茶坊”作为学校校本教研的一种形式,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平台。可以说,无论是教育教学研究,还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实施,都在教研沙龙的承载下推进着。
     活动成效
     “红茶坊”活动开展几年来,提高了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提高了校本教研的实用性和实效性,让教研走进了教师的“真实世界”,以更加潜入的方式察看教学的真实状态,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两年来,学校教师论文发表一百二十余篇,教师在市区教学竞赛中获奖二十余人次,三位教师被评为区学科带头人,三位教师被评为区优秀青年教师。
     形式丰富的教研活动的开展对学校的校本研修、教学科研起到了实实在在的助推作用,也获得了各级各部门的认可和赞扬。学校荣获了“区首届优秀校本研修单位”的光荣称号。“红茶坊”校本研修模式也受到了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肯定,在学校召开了区校本研修现场会,向全区展示推广。“红茶坊”校本研修模式还代表沿江地区参加了南京市优秀校本研修案例的征集评比活动,从全市600多家学校参与的校本研修研讨会中脱颖而出,成功入围南京市优秀校本研修案例集,同时作为沿江地区唯一代表在全市进行了汇报交流,获得了专家和省市领导的一致好评。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