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4:E教中国•教学实践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463期 总第6396期 2024年03月11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463期  下一期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实践探究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苏黄明 发布日期:2024-03-08 10:25:07

“同课异构”模式是指不同教育者对同一智力水平或教育条件的对象进行相同教学内容授课,就其在教材分析、教学设计和教学风格上的差异进行优劣分析,达到教育者之间相互学习、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效果。本文以小学体育课程中的“跳长绳:入绳”一课为例,分析“同课异构”模式下不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优势与不足,为一线小学体育教师们提供借鉴。


一、“同课异构”模式的含义与特征


所谓“同课异构”指的就是基于相同的教材内容,两个或两个以上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备课、开展教学。因为授课教师不同,所以课堂上所采用的教学结构、教学风格、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有所差异,最终呈现出了“同课异构”的现象。


“同课异构”是教育改革和创新的必然结果,其最终目的是改善教学,提高教育质量。这一模式能够激发不同教育主体之间进行思维交流,促使双方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它可以看作是对课程标准的反思、对教材内容的科学分析以及对教学文本的深度剖析,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异中求同,是教育者对教材的共同解读。从表面看,该模式下的“同”指的是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是相同的,是教师严格遵循同一教材内容进行解读。但受教师的思维特点、教育背景、生活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虽然教学方向和目标大致是一样的,但不同教师对教材的具体理解不一样,教学时就会有所差异。“同课异构”是在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共同追求下,通过不同教学案例的比较,来实现教育者之间的优劣互补,挖掘更为理想的教育价值。


第二,同中探异,比较不同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教与学的差异。从表面看,该模式下的教学主体教师是不同的,但从研究内容上看,教师是在统一的课程标准下开展教学,根据已有资源和条件进行教材分析、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以及教学反思,从而互相学习。


二、以“跳长绳:入绳”为例,分析“同课异构”下的教研活动


1.教学理念和案例展示


现代社会倡导素质教育,体育学科也迎来新变革。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更注重通过体育课让学生爱上运动、愿意主动强健体魄。对小学生来说,他们刚刚接触专业的体育运动,此时教师必须科学设计教学环节,合理开展体育教学,达到教学目的,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例如“跳长绳”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增强学生身体素质,要求学生掌握跳长绳的方法。教师结合学校的大课间活动,科学备课,尽力让每一名学生都掌握跳绳(入绳)这项体育技能,感悟体育健身带来的好处,提高学校课间跳长绳活动的质量。


基于相同的教学内容,不同教师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表现出了不一样的课程特色,如情境教学法和游戏竞赛法的运用,使得“跳长绳:入绳”的课堂教学十分精彩。


教学方案一:情境导入法


对小学生来说,设置有趣的游戏情境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探索欲。在本节课中,教师围绕“跳绳王国”这一情境进行教学,不断激发学生“闯关”的欲望。在新课导入环节,教师通过创设“旅游现场”这一教学情境,点燃学生的参与热情。旅游第一关——“王国门岗”,此环节以两人为一组进行竞赛,用脚进行“石头剪子布”,点燃课堂气氛;旅游第二关——“踩蛇尾”,本环节旨在通过“甩、踩”等动作,锻炼学生的反应灵敏度;旅游第三关——“抓尾巴”,这一环节需要教师先介绍竞赛规则,然后学生轮流活动;旅游第四关——“拼图”,这一环节不仅要运用体育知识,还要结合其他学科,整合学科间知识,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最后播放轻缓柔美的歌曲让学生放松。


教学方案二:游戏竞赛法


课前热身环节中,教师以“反贴膏药”游戏作为准备活动,来锻炼学生的反应灵敏度;随后在正式课堂教学中挖掘跳长绳的多种比赛方法,如“8”字跳长绳、集体跳长绳等,丰富竞赛内容,锻炼学生的跳跃能力、反应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以促进其身心发展。


无论是课前热身还是正式教学,教师始终以竞赛与游戏的方式贯穿课堂教学,让体育课堂充满娱乐性和趣味性。此外,为了提高竞赛活动的丰富性,教师可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对竞赛规则进行灵活改变,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提升学生身体素质。


2.“同课异构”模式效果分析


(1)教学目标分析


在“跳长绳”一课教学中,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进行了设计和确定,即“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让学生发现运动的快乐,并在快乐的运动中提高自身身体素质,增强团队合作意识、竞争意识;锻炼自身的协调性,提高身体灵敏度,促进智力开发等”。两种教学方案都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深入解读,并预设了教学目标,虽然在一些具体细节处略有不同,但大致的教育方向是一致的。


(2)新课导入分析


新课导入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帮助其快速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去。方案一使用了情境导入法,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从而更好地按照教师的预设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学生的生活经验对其品德的养成有重要影响,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健康发展,学生需要更多的生活经验,提高自己的知识量。情境导入法恰好弥补了学生生活经验不足的缺憾。相较于情境导入法,游戏竞赛法直接以规则和比赛展开,课堂导入效果有限。


(3)教学方法分析


“入绳”是跳长绳教学中的难点,教师对这一难点采用了不同的教学策略,例如方案一的情境导入法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进入教学情境,丰富他们的社会和生活经验。而方案二的游戏竞赛法不仅可以调节学生的情绪,丰富学生的课堂生活,还能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外借助轻松愉快的游戏来巩固所学知识,激发探究兴趣。可见两种教学法各有千秋。


三、“同课异构”模式的思考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人的价值,不断挖掘人的独特性与差异性。怎样体现教师与学生双方的独立价值、独特个性和自我尊严,成了当下教育界需要深思的问题。“同课异构”的最终目标不是求新求异,而是通过分析比较来探索出一种更为理想的教学方法。


在相同课程目标的引导下,教师对同一教学内容的解读方向大致相同,但在教学设计上会出现差异。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教学能力和智慧,顺应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加强研究,发挥其对课堂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以探索出不同教学内容的最佳教学方法和路径,推动我国教育实现新的发展和跨越。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