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1:E教江苏•教学实践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464期 总第6402期 2024年03月25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464期  下一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策略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许晓春 发布日期:2024-03-22 14:35:32

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这种融合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推动语文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以实现以文化人的教育目标。


一、融入传统文化,丰富教学素材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将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素材融入课堂,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教学的重要内容,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例如经典文学作品、传统诗词、寓言故事和古代典籍等,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经典文学作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此类文学作品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适当地向学生展示作品选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使学生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的价值。唐诗宋词等传统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经典的诗词作品,通过课堂诵读和讲解使学生充分感受其中的美好意境,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同时,教师还可以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进行联系,帮助学生理解并思考诗词中蕴含的人生智慧,获得不一样的情感体验。寓言故事通常包含生动形象的故事情节,体现深刻的人生哲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比喻和隐喻的方式理解寓言故事中的价值观念。《论语》《大学》等古代典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著作,包含了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和道德准则。教师可以将其中的一些片段或故事融入教学,让学生在古代典籍中汲取传统文化精华,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在教学素材的设计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融入其他形式的文化表达,如传统戏曲、民间故事等,以丰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体验。教学中,融合了传统文化的多样化素材,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使传统文化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推动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


二、强化实践体验,激发学习兴趣


传统文化体验活动是实现传统文化与教学深度融合的重要方法之一。例如参观博物馆可以让学生实地观察,在丰富的文物和艺术品中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的演变过程,加深对传统文化的感知。在博物馆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展品,理解文物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同时结合有关故事和传说,以增强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此外,通过组织学生观摩传统工艺制作过程,例如陶瓷制作、剪纸艺术、刺绣等,可以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还有一些传统工艺的实践活动,例如学习剪纸、绘制中国画等,学生在这类活动中不仅可以了解传统文化特色,还可以培养创造力和动手能力。通过参与一系列文化体验活动,学生能够全面感知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独特性,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激发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兴趣。


三、创新教学方式,促进文本解读


创新教学方式有助于推动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融合,例如故事讲述、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以教学《赵州桥》一课为例,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引导学生深入感受传统文化蕴含的内涵与价值。首先,教师可以运用生动的语言,向学生形象地讲解赵州桥的相关故事,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事件发展过程以及其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知识。通过故事讲解,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赵州桥作为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


当然,教师也可以使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开展教学,这是一种互动性强、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学生通过扮演不同角色、模拟情景对话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和表达,让学生通过写作、绘画、朗诵等不同形式表达自己对《赵州桥》一文及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通过以上不同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参与课堂学习互动的过程中可以深入理解文本知识,同时体验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促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提升,从而更好地将传统文化知识融入日常的语文学习中。


四、借助信息技术,拓宽学习路径


教师可以充分借助多媒体设备和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机会,促进传统文化知识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以教学《京剧趣谈》一课为例,教师可以播放京剧表演的视频片段,带领学生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和独特的表演风格。通过观看京剧表演视频,学生了解了京剧的基本特点及其角色分类和唱腔等知识,激发了学生对京剧的兴趣。


当然,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设计一堂互动学习活动课,学生在课堂上实时搜索和浏览京剧的历史背景、剧情梗概和演出资讯等内容,然后互动交流,自主探索京剧的相关知识,培养了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教师还可以利用语音合成技术,录制京剧唱腔,让学生感受京剧的韵律和唱腔特色,学习和模仿京剧的节奏和表演方式,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另外,教师也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创建虚拟京剧表演场景,让学生切实感受京剧的舞台氛围和演出过程。学生借助虚拟现实深入了解京剧表演的细节及其背后的艺术构思,进而提高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借助多媒体设备和信息技术手段,学生可以以更加直观和多样的方式了解和体验京剧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同时,学生也能在这个过程中熟练把握多媒体设备和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技巧,提高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两者的深度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实践证明,只有在语文教学中全面深入地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才能培养出具有深厚人文素养和较强文化自信的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及其所蕴含的智慧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学生的成长,为未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民族文化传承奠定基础。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