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热点凸显特色大力推进科普工作 对待高中生参选人大代表需理性 别让孩子赢在“起跑线”,输在终点
声音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14期 总第4250期 2011年06月07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14期  下一期
关注热点凸显特色大力推进科普工作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11-06-23 15:38:19

     金湖县实验初中积极参加“省科普宣传周”  活动通讯员杨如军  本报记者  顾姗绿 姜云华
     2011年5月15日~21日是全国科技活动周暨江苏省第二十三届科普宣传周的日子。为落实国家、省、市、县有关文件精神,切实推进学校科普工作,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情,培养科学精神,增强创新意识,把“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品牌做大、做优、做强,江苏省金湖县实验初中积极参加了“科普宣传周”活动。
     高度重视,创设氛围,落实方案
     学校领导充分认识到举办“科普宣传周”的意义,一如既往地给予关心和指导。在开展本届“科普宣传周”活动之前,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其他校级领导为副组长,各处室正职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成立了以教科室为主的工作小组。组织机构健全,且能高效运转。
     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为活动周创设良好的科教氛围。在学校正对门教学大楼上悬挂宣传标语,横幅内容为:2011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江苏省第二十三届科普宣传周,两条竖幅内容为: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关注公共安全,提升生命质量;培养立新创新能力,感受科技魅力,体验成长快乐。
     在5月16日星期一的升旗仪式上,罗梅英校长向全校广大师生做了热情洋溢的宣传动员讲话,鼓励广大师生积极投入到科普宣传周活动中来,为创建创新型省份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本届“科普宣传周”的主题是“携手创建创新型省份”,学校根据这一主题,结合当前的形势和实际情况,决定开展以“防灾减灾、公共安全”为主要内容的科普宣传教育系列活动。当今的世界,自然灾害频发,特别是东日本大地震更是向我们敲响了警钟,地震、海啸、核辐射所叠加的复合式灾害危害我们的生活和生命,我国的“瘦肉精”等事件也日益成为我们的公共安全问题。为使广大师生对这些热点问题有一个清晰深刻的了解,提高自我防范能力,通过科技创新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预防灾害的发生和防止灾害的扩大,制定了主题鲜明,内容具体,可操作性强,有较强的针对性的方案。
     科学指导,力求特色与实效
     在正确鲜明的思想指导下,有领导小组的科学指导,有工作小组的务实工作,学校的科普宣传周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主要活动有:1.各班级利用班会课时间,学习班级自愿征订的《中学生·科学大众》或《江苏科技报》中的相关文章,开展一次科普报告会。2.利用学校橱窗、画廊等宣传阵地举办“如何应对核辐射”的科普展览。3.由七年级语文备课组为主创的创作团队举行“校园安全行”的科普剧巡演活动,由于时间仓促,该剧只在部分班级巡演,正计划在全校范围内展演。4.学校天文、航模科技兴趣小组举办了题为“航模制作与飞行探究”的主题科技实践活动。5.组织七、八年级的学生参加科普知识竞赛。6.提倡八年级学生根据周边生活和自身经验撰写科技论文或科技调查报告。7.鼓励七年级学生制作有一定科技含量的科技作品。8.积极提倡以家庭为单位,由学生和其家长共同举行的科普晚会。这些活动,紧扣社会热点,关注学生生活,基于学生的认知经验,因而鲜活有力,有特色,有实效。
     总结经验,辐射推广
     通过本届“科普宣传周”活动,学生、教师、家长对科普工作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学校也在这次活动中,结合以往科普工作的做法,及时总结并形成了一些基本经验。首先是需要建立一个运转有效的组织机构,保证各项活动安全有序地高效开展。其次是营造“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烈科技教育氛围,充分认识参加“科普宣传周”活动的重要意义。再次是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利用身边的科教资源,分类别、有层次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系列活动。
     本届“科普宣传周”,学校三个级部活动各有侧重,七年级学生由于知识经验缺乏,难以形成理性认识,制作有一定科技含量的科技作品是他们的兴趣所在。从收回来的作品看,虽然有些粗糙、稚嫩,但不乏创造的热情、创新的火花。八年级学生则侧重于科技论文的写作,对身边的科技现象、科学问题进行理性思考。从交上来的近50篇论文来看,论述涉及科技热点、身边科技问题,思考也有一定的深度。九年级学生侧重于举办有较高科技含量的科普报告,深化所学的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学科的知识。
     这样有益的活动,重点突出,学生能有较多时间深入其中,成效显著。最后,能及时评价、论功行赏,激励和保持学生旺盛的科技激情。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