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教师人才高地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做最好的自己———孙双金 用爱谱写师德春秋———魏洁
榜样的力量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17期 总第4303期 2011年09月06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17期  下一期
构建教师人才高地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11-09-15 09:18:06

     南京市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显成效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作为教育的第一资源,是发展教育事业的关键所在。南京市始终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教育发展的第一要务,科学实施师资建设规划,持续加强教师综合培训,均衡配置城乡师资力量,不断强化师资建设保障,努力建成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推动全市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重师德建设,促内涵发展
     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南京市坚持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徐传德提出,南京的教师要“三有”,即有爱、有知、有为;校长要“三立”,即立德、立言、立业;教育行政领导要“三让”:让最优的人从教,让从教的人敬业,让敬业的人乐业的队伍建设新目标。
     学师德先进,树师德新风。坚持以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为目标,以岗位奉献、言传身教、自律他律为途径,以职称评定、优秀评选为抓手,以多元评价、过程评价为杠杆,建立师德建设的有效机制,大力营造良好的师德风尚,引导教师把教书育人作为毕生的事业追求,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每一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力争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健全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江苏省人民教育家”“斯霞奖”“行知奖”“师德标兵”“师德先进群体”评选表彰活动的示范引领作用,以行知思想、斯霞品格、楷模风范,激励广大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志存高远、严谨笃学、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健全师德监督机制,严格考核管理。落实教师绩效工资,建立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的激励机制,坚持优绩优酬,重点向一线教师、骨干教师和做出突出成绩的教师倾斜。
     师德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新时期加强师德建设,既要不断唤起和激发教师内心的道德自律,更着力构建有利于师德持续发展的机制,把时代对师德的要求转化为教师内在的、长久的自觉行为。
强师能培训,打造德才兼备教师队伍
     高尚的师德和高超的师能是教师使命和责任的两块基石,南京市坚持以师能建设为核心,创新教师全员培训机制,大力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放大名特优教师辐射效应,促进城乡师资队伍高位均衡发展,提高师资队伍整体质量水平。
     一是加大投入。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市教育局每年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市一级教师培训及区县师训项目补贴。与市财政局联合下发文件,将教师继续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据不完全统计,“十一五”以来南京市本级财政用于教师培训费用达4000多万元。
     二是提高标杆。在基础性培训目标之外,确立较高层面的发展性目标,重点提高研究生学历教师比例。从2000年开始,市教育局就和南京师大、华东师大等高校联合,在全省率先开展教育硕士培养工作。2006年开始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扬州大学等高校联合,为职业学校教师培养工程硕士。2007年与南师大联合成立全国首家“教育硕士工作站”,为在读教育硕士生和毕业教育硕士搭建更好的发展平台。
     三是形成系列。新教师有上岗培训,骨干教师有提高培训,中层干部有任职培训,校长有发展学校的专门培训。从2000年起,南京市定期开展骨干教师培训,并与中央教科所联合举办“全国校长发展学校”,推动全体教师实现更好地专业发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四是突出农村。南京市深入开展“千名农村教师进城免费培训”等多层次的农村教师全员培训,着力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2007年开始,全市在城乡100所学校之间开展“信息手拉手”活动和“百校千师携手共进行动”,积极推动城乡教师交流,引导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辐射。并启动实施“教育跨江发展双十工程”,加大对江北地区农村教育特别是师资队伍的支持力度,促进农村教师专业成长。
     五是内外结合。在开展国内培训的同时,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建立教师海外培训基地,与英国、加拿大等国建立合作关系,充分利用国外优质资源开展教师培训工作,先后选拔了近千名优秀教师和校长到国外进行短期和长期培训。
     通过实施教师培训机制创新,南京市师资队伍实现重大变化,教师学历层次大幅提高,教师人才梯队趋于合理,师资培养基地后势强劲,教师队伍的生机与活力得到有效激发。五里行知小学的“乡村大教育”、北京东路小学的“情智教育”等一批南京教育新品牌不断成熟并走向全国,金陵中学化学老师江敏、南京五中心理教育名师杨静平、五老村小学数学教师魏洁等名教师多次应邀参加国际性学术盛会,一流的师资队伍为南京教育名城建设和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