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使用科学室服务好科学教学 流动儿童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及对策 构建灵动文化营造精神家园
管理论坛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19期 总第4324期 2011年10月18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19期  下一期
流动儿童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及对策
来源:如皋市袁桥镇何庄小学 作者:徐萍 发布日期:2011-10-18 17:04:26

     如皋市袁桥镇何庄小学     徐萍
     流动人口子女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缤纷世界的诱惑和家庭环境的巨大反差,带给他们的是迷茫、困惑、压力和无助,他们出现不良行为的比例会大大增多。如何正确引导教育这些学生,使其迅速适应当地社会环境,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流动人口子女不良行为归因分析
     1.频繁流动造成的影响
     频繁的转学首先造成班级学生年龄跨度大,从而使流动人口子女学习参差不齐,学科基础普遍薄弱。另外,有部分学生本来就不想读书,有很多学生是父母要求才被迫上学的。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影响了他们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造成了他们的学业不良。
     2.身在异乡的居住环境和相对较差的物质条件的影响
     流动务工人员大多工作辛苦,收入不高,造成居住条件差,使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调查中,学生反映他们最大的苦恼是“租住房拥挤嘈杂、父母常吵架、要做家务、没人辅导功课”等。而且,艰苦的生活条件和当地人相对优越的生活条件形成反差,客观上使学生产生自卑心理,也会导致不良行为的产生。在心理上他们对当地的归属感并不强,表现得比较孤独敏感自卑和易受伤害。
     3.家庭教育的影响
     流动人口学校大部分家长文化层次低,言传身教差,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孩子的行为。虽也想望子成龙,但往往缺乏教育子女的能力,有的甚至对子女放任不管。而且,多数流动人口家庭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把子女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心理隔阂加深,形成子女对父母的畏惧、怨恨和反抗心理,许多学生因此不与父母交流,他们教育孩子的方法不是骂就是打,很少有找孩子谈心的。
     4.社会环境的影响
     在流动人口家庭和租住房周围,孩子们所接触的人很少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他们没有理想和人生追求的生活,也影响了孩子们的行为,使孩子对前途感到渺茫。社会环境的主流从整体上说是好的,应当肯定,但也存在不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一些消极因素,如租住地黑网吧的存在、游戏机房的泛滥等。
     二、流动人口子女不良行为矫正对策
     养成教育是矫正学生不良行为的主要手段。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通过训练、严格管理等种种教育手段,全面提高人的“知、情、意、行”等素质,矫正学生的问题行为,最终养成自觉遵守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等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1.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遵循环境育人的理念,营造一个具有情感化、个性化、生活化和动态化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环境设计、活动安排,都要成为学校德育的一部分,使学生时时处处感受文明的熏染,自觉摒弃不良行为习惯,使之与校园协调。
     2.培养、构建富有爱心的教师队伍
     打造一支富有爱心的教师群体队伍,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让“敬业爱岗、善教善导”的良好教风得以尽快形成,使民主、平等、宽容、博爱的精神成为学校的主旋律,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老师的赏识和关爱。
     3.提升有效的课堂教学
     改变学校教师陈旧落后的教育教学观念和简单粗暴的教育教学方法,努力构建人文教育思想和新课程的教改理念,变“压制式”教育为“感染式、对话式”教育,变“灌输式”教学为“体验式、探究式”教学,使学校的德育和教学工作更显生命力而富有成效,让学生更多地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4.开展统一的德育活动
     学校主要德育渠道有:(1)以德育课程为主导的道德认识教育;(2)以班主任为主体的学生个别教育活动、晨间谈话活动、班会活动;(3)以德育处、少先队、团支部牵头的文明行为规范监督活动;(4)以学校行政统一规划的主题活动:书香校园活动、征文赛、献爱心活动等。
     流动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但只要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本着追求事业的态度,本着为流动人口子女服务的精神,我们的工作就一定能够取得成效。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