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大视野海门市瑞祥中心小学办学特色侧记 用海盐文化润泽师生心灵海门市包场中心小学文化建设侧记
海门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23期 总第4356期 2011年12月13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23期  下一期
用海盐文化润泽师生心灵海门市包场中心小学文化建设侧记
来源:海门市包场中心小学 作者:张洪标 发布日期:2011-12-13 15:25:37

     以“精致、仔细、一丝不苟”等良好素养为育人目标的海门新教育实验,成为海门市建设“江苏教育名市”中就学校文化建设这一项的基本要求,并受到老百姓广泛赞誉。海门市包场中心小学办学历程百余年,百年的文化承传,“如何因‘新教育之势’而利导校园文化”是近年来学校办学思考的聚焦点。
     文化建设  继承创新
     包场镇作为南通“江苏沿海开放”大潮的八个卫星集镇之一,独特的地理位置注定让学校思索多多。大海令包小师生皈依:大海能包容天下,并且成为学校破解发展中难题的“金钥匙”。2010年9月,学校结合百年包小的区域背景,在原生活语文特色基础上进行了拓宽与深化,提出“弘扬海盐文化,建设品质包小”的新构想。学校认为:盐是最朴实、最本真的物质。在中国文化的意境中,盐适度适量的消融,无声无形地滋养着生命。而食盐之道与育人之道相通,把“盐”所昭示的德性品行和“食盐”所蕴含的规律加以生动运用,可以使我们的教育化有形为无形、化刻板为灵动地滋养着每个孩子的成长。
     目标愿景  纲清目晰
     海盐的讨论持续发酵:最终学校确定了以“适应需要,涵养品质”的核心理念——统领学校管理工作,培养“大气如海,厚德似盐”的学校精神、实现“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人间一粒真盐”的学校使命,期待教师能像盐一样晶莹高洁、甘于奉献、调和万物;期待学生能像盐一样淡定从容、内心沉静、奉献社会;像盐一样棱角分明、勇于创新、敢于追求;像盐一样顺应自然、适应社会、学会生存。
     探索实践  求真务实
     学校的文化构建,底气来源于他们的务实践行。仅2011年以来,学校以“海盐品质”为主旨,将每月一事养成教育、完美教室缔造、书香童年建设、社团活动、大单元综合实践活动、阳光体育项目等实实在在地进行整合。这一过程为学校回答了团队是否协调共进、问题考虑是否有全局意识、资源是否达到共享、校本文化课程是否有助于学生成才成长等问题。包小老师们则不断拓展着学校海盐文化的内涵、外延,提高着学校海盐文化的育人品位。
     一、在人文校园建设中体现学校文化品位
     围绕海盐文化,学校开展了“海盐精髓——和善 包容 豁达 奉献”内蕴感悟系列教育活动、“做人间真盐——感动校园盐精灵”评比活动、“胸怀祖国,做海的优秀儿女”——“浸润红色经典”系列活动等,培养了学生大海般晶莹高洁的品质,以“博、尚、智、诚、俭、方、善、美、劳、艺”为主题的每月一事活动,培养学生“真盐”品质。
     在“弘扬海盐文化,建设品质包小”学校文化建设大旗引领下,全体教师认真阅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优秀是教出来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等著作,认真参加海门市学校文化展示活动,全体班主任认真研讨新教育背景下的班级文化建设,首批“小海豚中队”“浪花儿团队”等五个班级认真实践,从外显的物质文化到内在的精神文化,无不倾注着班主任老师的热情、执着与智慧,追寻完美教室缔造的足迹。我们以新教育实验的基本理念为宗旨,以激活、引发师生、家长的潜能为目的,从“无限相信每一个人”“无限相信每一个班级”“无限相信每一个行动”出发,尊重、满足、善待、成全每一个生命,不断提升每个生命的质量,以达成生命的幸福感和崇高感。
     二、在特色校园建设中实现学校文化高位
     1.积极打造以感悟海盐品性为特色的书香校园
     一学年来,学校结合海盐文化建设和每月一事相关主题,进行了感悟海盐品性、亲近红色经典、各年级春节文化主题阅读、心怀感恩等主题文化阅读活动。迎接建党90周年,学校成功举办了“亲近红色经典 传承民族精神”校园第九届阅读节活动、跳蚤书市”活动、低年级段,“故事大王”比赛,声情并茂;中年级段,“诵读之星” 朗诵赛,激情洋溢;高年级段,“演讲之星”演讲赛,精彩纷呈。通过极富学校特色和时代气息的阅读活动,增强了学生对于学校文化建设的认同感,使“适应需要 涵养品质”的学校核心理念,“大气如海  厚德似盐”学校精神,“展大海胸襟 做人间真盐”校训,深深扎根在全体师生心中,让每一位包小人都有归属感、价值感。
     2.抓住实际、挖掘乡土,搭建个性成长平台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智能优势,使学生的多元潜能得到充分发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融入社会的能力,一学年来,我们积极进行社团活动的研究与探索。如今,学校已有社团31个,其中学校着力打造的精品社团4个。老师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乒乓球社获市乒乓球比赛团体第四名,舞蹈社获市花样跳皮筋比赛二等奖,排球社获市排球比赛第七名……为了使各个社团活动取得实效,学校组织老师精心编写了剪纸、十字绣、泥塑等社团校本教材。利用社团活动展示月活动,为学校社团活动搭建平台,使社团活动不断向纵深发展。
学校先后开展了以“寻访盐包场的昨天——海盐文化之寻根”和“走进盐包场的今天——人间真盐闪银光”为主题的大单元综合实践活动以及暑期综合实践活动,通过组织教师寻访海盐博物馆,组织学生寻访盐包场老街,开展“盐从哪儿来”集体倾听,“我爱盐包场”小报评比,首届盐精灵评比等相关活动,在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同时了解“盐包场”的来由,感悟“盐包场”民俗文化,感恩老一辈人的艰辛努力,研发了校本课程《海盐文化伴我行》以优秀的地域文化润泽教育,滋养人的心灵。
一路践行,内涵发展显成效
     自从将“海盐文化”作为学校特色文化以来,包小师生的精神面貌也得到了较大的改观,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着力传统文化,构建管理新思路》《薪传百年经典,滋润幼小心灵》《百年包小新起点,学校文化新发展》等十三篇报道先后在《江苏科技报》、南通教育网、海门教育网上公开发表或报道,在市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最好是暂时的标志,更好是永恒的追求”,学校将一路践行,不断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