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文本 生命对话 在操作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交互式电子白板:朴实课堂 因你精彩
11版:课改天地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186期 总第186期 2010年01月19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186期  下一期
深入文本 生命对话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如东县掘港镇宾山小学 姜 英 发布日期:2010-01-21 17:01:14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同时也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如何与文本进行有效的对话,使学生阅读过程不仅是改造原文的过程,而且是阅读主体自我完善的过程——这也是需要我们下大力气予以引领与培养的。
        一、 走进文本,感受内心
        文本并非仅指物化的客观存在,而是一种理性化的生命体。我们要倡导学生与文本的个性对话,引领学生亲历阅读过程,走进文本的语言深处,倾听文本的声音,触摸作者的心灵,感受人物的内心,激发情感。
以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雪儿》教学片段为例:
师: 终于有一天,雪儿展开双翅飞起来了。啊,我为雪儿欢呼!想象一下,小作者怎样为雪儿欢呼?
【学生表演欢呼的情景】
师: 雪儿要走了,“我”为什么如此高兴,难道不希望雪儿留下?我们再看第一自然段雪儿来之前作者的心情如何?
生: 孤独、寂寞……
师: 作者没有写自己内心的这些感受,你是怎么读出来的?
生: (读)冬天过去了,我多么向往外面那明媚的春光啊!
师: “我”向往的仅仅是那明媚的春光吗?
生(想象说话)
师: 是啊!她向往的就是自由和快乐!雪儿来了,从此——
生(齐读):“我天天和雪儿一起到阳台上去看蓝天……”
师:有雪儿相伴的日子是那么美好,雪儿要走了,“我”为什么还要欢呼?
生: 为雪儿重新获得了自由和快乐而高兴。
……
这样的教学关注了生命成长的过程,教师引领学生朗读、揣摩、想象、交流,带着阅读期待和困惑,透过文本,品味字里行间的情和意,走进作者的内心,进行了细致的情感交流,实实在在地教给了学生一种读书、学习的方法。
二、 深入文本,品位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就应抓住含义深刻的语言文字,作为解读文本的切入口,激活文本阅读。教师带领学生深入文本,在品读中加深体验,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理解文本,进行思想、情感的启迪与感染,从而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以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大江保卫战》教学片段为例:
出示:“他们一个个奋然跳入……伤痕累累。”
师: 同学们,“奋然跳入”是怎样跳入?
生: 是奋不顾身地跳,舍生忘死地跳。
……
师: 子弟兵这一跳可能会怎么样?
生: 解放军叔叔可能会浑身湿透、腿脚受伤。
生 (语气有些感伤): 这一跳,解放军叔叔可能再也看不到他那苦苦等待的妈妈了……
师: 是啊,这一跳,危险重重,然而官兵们早已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生 (齐读): 大堤,保住大堤!
师: 这是一群怎样的战士啊!带着你的感受,再把这一段好好读读。
教师紧扣“奋然跳入”精心设问,引导孩子抓住关键词句,品悟语言,感受文字里的温度,深入子弟兵的内心,领悟人物的高尚情操,从而激发学生对子弟兵敬佩、感激的情感。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课文的兴奋点、情意点,在关键词句处引导学生展开与文本的对话,深入人物的内心,触摸深沉的情感,引发情感的共鸣。
三、 超越文本,升华情感
语文学习不仅仅是技能的传授,更重要的是生命的对话,是“主观感受的表达,是内心情感的流露,是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 语文教学的价值就在于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获取这种感受,体验这种情感,沟通这种见解,转化这种智慧,最终形成学生丰富的精神世界。
以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永远的白衣战士》教学片段为例:
师: 她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中壮烈牺牲了,留给人们的是永恒的微笑和永远的怀念。
【出示叶欣含笑的遗像】
师: 叶欣牺牲后,无数的网友在网上留言,深表怀念和赞颂。
【出示网友留言,配乐深情朗读】
师: 此时此刻,你想对叶欣阿姨说什么呢?
【学生深情表白,含泪倾诉。】
师: 叶欣留给人们的又岂止是永恒的微笑和永远的怀念呢?还有什么留在你、我、他的心里?
生: 她身先士卒、舍生忘死的精神留在我的心里。
生: 叶欣阿姨为了大家不顾小家的品质留在我的心里。
……
师: 其实,在“非典”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像叶欣这样勇于献出生命的战士还有很多……【深沉介绍补充材料。】
师: 让我们记住这些平凡又伟大的名字,他们都是我们心中——
生(齐诵):“永远的白衣战士!”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中之情已成为心中之情,此环节也正体现了“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教师通过音乐渲染,资料展示,深情朗读,让这个感人的故事,叶欣高大的形象,伟大的精神深入到学生的内心。含泪倾诉,心声告白等,再次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储备。这不仅仅是一个语言的实践机会,教师更是在悄悄地拨动孩子们心中已有的美好人性的萌芽,在交流中把学生的情感、文本的情感、课堂的情感推向高潮。这样的教学过程,引领学生从文字走进文本,从文本走进了心灵,从心灵深处泻出了情感!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