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好一切都好 和谐教育闪耀生命光彩
教育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32期 总第4434期 2012年05月15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32期  下一期
和谐教育闪耀生命光彩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12-05-22 16:44:01

     聚焦海门市三厂镇初级中学“和谐文化”建设     本报记者 曹建松
     近年来,海门市三厂镇初中提出了进行和谐文化建设、打造和谐教育品牌的工作思路,让生命在和谐教育中绽放光彩,瞩目一方。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学校”“江苏省未成年人科技创新教育先进学校”“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学校”“江苏省示范初中”,同时连续十多年荣获海门市初中素质教育质量百分考核最高奖。
     办学硬件对学校而言是短腿。究其客观原因,学校至今沿用了一套管理班子,两个校区教学的模式,在海门比较独特;与市区学校近距离共存,使生存危机感时刻缠绕着学校决策层。用文化立校,破解发展难题,刘卫兵校长至今历历在目:“2009年,在以许新海副局长为首的新教育核心团队的引领和指点下,三厂初中对学校文化的重要性有了空前自觉的认识,并开始有意识地从文化的角度通盘考虑学校整体工作。”
     三年来,学校在总的设计方向引领下,具体的进展如何?对此,刘卫兵校长切入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文化的生成、践行、反思,构成一幅生命之彩的闪耀图。
     一次有意识的文化觉醒——构建和谐文化
     学校从1958年建校至今,全体师生员工发扬团结协作精神,锐意开拓创新;发扬艰苦奋斗、敢于群体争先的文化积累。这方面,学校通过效仿、继承、总结、冷静审视当今社会主题、悦纳继承古今教育思想、总结反思学校发展现状等基础,提炼出以“和而不同,谐而致远”为核心理念,并以此确立了学校的“基本法”。 
     在主题概念生成的外延讨论中,学校认为:和谐是一种美,是符合规律浑然天成的,是科学真理的感官再现。和谐教育则是在洞悉和遵循规律的基础上,在使教育科学和艺术化的同时,对育人本质的一种完美和终极追求。和谐教育就是用和谐的方法培养人,培养和谐发展的人,培养善于和别人和谐相处的人,而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也正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
     一次有意义的文化远足——培育和谐文化
     和谐,既是当今社会的主题词,也体现出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谐文化,有品不完的文气墨香、古风儒意。文化建设犹如一次远足,以“和谐”一路相伴,他们独有一种超逸的充实。他们的主要行动策略是:
     1.以和怡情,培育和谐的环境文化
有人曾经说过:“物理的环境应该是立体的、弥散的,就像一个场,能对进入其中的特定物体产生无穷的磁力。”在环境文化建设中,三厂初中在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着力构建一种能对师生产生积极作用的场,尽力让每一个有形的物质环境有学校核心精神的支撑,使师生身处其中能得到浸润并得到发展。
     2.以和引善,培育和谐的德育文化
     学校采纳和谐的育人方法,开展德育实践活动,确保每月有一个主题活动,同时围绕主题进行“每月一星”评选,推动主题活动的有效开展。如今学校的各类主题活动已形成系列,每一次活动沿着“主题阅读、主题实践、主题展示、主题反思”的路径进行,校内媒介将对活动情况现场报导,活动结束后及时进行总结评比。
     就师生冲突问题,学校的做法是:从质疑“师道尊严”转向成为学生的伙伴——“平等中的首席”;从提出“微笑教育”,到架起一座师生间沟通的桥梁;从德育方式上不拘泥于传统,到巧妙地利用手机短信等现代信息工具进行沟通交流,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从强调感恩教育,到在学生心灵深处形成“父母养育辛苦,报恩唯有苦读”的呼唤;从提出“理解教育”“阳光教育”,到用理解支持理解,以阳光温暖心灵……这些教育方式的变化体现了教育理念的变化,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扬长教育、和谐教育在这里得到体现和彰显,“良药苦口”“枯燥说教”“粗暴体罚”的方式已经成为过去,微笑育人、温馨育人、关爱育人已经成为主流和时尚。
     3.以和求真,培育和谐的课堂文化
     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影响可有两个层次和形式:一是以文化的外显知识形态(即物质形态)影响学生;二是以知识的精神意义以及教学思想、价值观念、师生关系、教学方式方法、教学空间的仪器设备等所折射出的深层的、潜在的精神意识和品质影响学生。前者可谓传播文化知识。后者却不在于传递知识,而在于“唤醒生命”“催发灵魂”“陶冶性灵”,是“教育之根”和“文化之根”,是内在于生命本质的精神文化。因此,三厂初中把追求课堂“教”与“学”的和谐,看作是实现和谐教育的根本要求,坚持以推进小组合作学习为重点,倾力打造“学程导航、和谐课堂”。
     4.以和育人,培育和谐的管理文化
     教师队伍的和谐是学生和谐发展的引力。教师队伍,包括教师与教师之间、学校行政与教师之间的和谐,也是三厂初中学校和谐体系的核心因素之一。为此,他们通过加强教师队伍的和谐建设,强调达成一种“君子和而不同”的境界,形成了一种“有秩序、有纪律,又有团结合作”的机制,促进了干群关系和教师之间的和谐,并依此推动和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促进学校和谐教育特色的形成。三厂初中充分利用家庭、社区教育所具有的优势,坚持发挥家长学校和社区关工委、校外辅导站的作用,动员、指导更多的家长和关工委老同志关爱学生,有效地进行家庭教育、社区教育。
     一种无止境的文化追求——发展和谐文化
     当谈到学校和谐文化的发展构想时,三厂初中刘卫兵校长不乏幽默地说:“我有一个梦,梦想着‘和谐教育’就像空气一样弥漫在我们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梦想着和谐教育就像‘发酵剂’一样,催生出许多有价值的东西,流传着一个个属于我们自己的传奇故事。要达到那样一种境界,真正实现以‘文’‘化’人,我们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我们把细节都做好了,就是和谐;当我们尊重和宽容了学生,就是和谐;当我们实现了高效的素质教育,就是和谐。”
     陶行知说,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从刘校长的言谈中,我们不难看到三厂初中在人审视教育的高度、理解教育的深度、发展教育的宽度、管理教育的细度以及他们对教育文化的一种无止境的执着的追求精神。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三厂初中人怀揣着人本思想,行走在和谐教育的路上。我们坚信,只要前行,他们终将抵达卓越的宫殿;只要前行,他们终将遇到盛大的庆典!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