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春回:30%的痛与快 30%:把好事做好
今日关注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187期 总第3873期 2010年02月02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187期  下一期
春去春回:30%的痛与快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姜广平 发布日期:2010-02-20 09:28:11
2009年11月份,本报以“漫谈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为题,连续三期对绩效工资方案进行解读,并关注了绩效工资制度的实际操作情况以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010年初,在学期即将结束的时候,绩效工资方案实施的第二个重要阶段,即奖励性工资的落实工作迫在眉睫。究竟该如何评定教师,让30%的奖励性绩效真正起到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的效果,成为目前困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长的一个难题。由于地区、学校之间的具体情况存在差距,有的地区和学校30%的奖励性绩效已经发放完毕,而大部分地区则是采取观望的态度。面对着30%,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校长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其实,不管各地反应如何,绩效工资政策的出台,是旨在提升教师社会地位、提高教师经济待遇的一项利国利民的政策。曾几何时,教师经济待遇低,社会地位不高,让教师行业处于一种面临冬季的萧条的状态。如今,春去春回,绩效工资政策的出台,明显使教师行业成为一项非常热门的职业。而绩效工资政策最大的受益者,似乎更多的是青年教师。所以,不管怎么说,绩效工资政策,从总体上讲,是值得肯定的,是国家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
本期,本报再次以绩效工资为话题,全面报道各地在面对30%奖励性绩效工资方面的落实情况,并对各地有关情况进行点评。欢迎广大读者与我们互动。互动信箱:todayedu@126.com,并请写明标题:绩效工资互动。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