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习作流程促进文道相融 牵着童话的手慢慢长大 做孩子的点灯人
教海探航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40期 总第4534期 2012年11月27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40期  下一期
优化习作流程促进文道相融
来源:姜堰市梁徐中心小学 作者:蒋华 发布日期:2012-11-27 09:06:0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但笔者发现,作文训练中的各种条条框框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学生没有写作的兴趣,缺乏写作的热情,失去写作的信心。那么如何挖掘学生写作的潜能,培养写作的兴趣,提高写作的能力呢?笔者认为应该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趣”先行,乐于表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小学生而言,写好作文,最重要的还是培养他们的习作兴趣,激发他们的习作欲望,让他们敢写、乐写,从中体会创作的快乐,唤发起再次创作的欲望。处理好“趣”的问题,应从以下几点入手:1.激趣。善于通过鲜活的事例、有趣的活动、新奇的导入、激励的语言来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培养习作的兴趣。2.护趣。多肯定少否定,多表扬少批评,对学生有创意的表达,或是思维的点滴火花,都要及时予以表扬和鼓励,切忌嘲笑讽刺,打击挖苦,恨铁不成钢导致的结果是永远也成不了钢。3.持趣。一时的兴趣好激发,永久的兴趣难保持。经常通过各种活动展示学生的习作,让成功的喜悦在学生心中不停地流淌,让创作的灵感在学生心中不停地闪现,让表达的欲望在学生心中不停地迸发。
     二、“米”丰富,厚积薄发
     学生虽然每天置身于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之中,每天都有所见、所闻、所做、所想,但他们往往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头脑中并没有形成可供提取的内容,造成作文时“无米可炊”。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投身于生活,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采,捕捉各类事物的特征,引导和促进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并加以整理,记录,写好观察日记。同时,引导学生投入书本,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在阅读中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写好读书笔记。
     三、“导”得法,挥洒个性
     《新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而我们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往往只重视语言文字形式的训练,限制了写作的内容、写作的中心、写作的模式。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摒弃“清规戒律”,还给学生自由驰骋的天地。
     在作文内容的选择上,要善于捕捉源于学生生活,贴近学生生活的题材,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让学生自由选材,自由练笔。作文指导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引导学生放飞思维,大胆地展开想象。
     四、“评”到位,精益求精
     作文评讲是习作的再指导,是习作指导过程的重要补充和延伸,是巩固作文教学成果,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环节。如何处理好“评”的问题?首先,要让学生对自己的创作过程进行反思,帮助端正态度,再次激发习作的热情;其次,评讲要有具体的目标,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针对习作中的主要优缺点,提出鼓励和建议;再次,在方法上要讲究灵活性,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提高作文水平;最后,作文评讲要及时,尽量缩短习作和评讲的间隔时间,以免学生的热情被降温。
     五、“值”唯美,净化心灵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我手写我心,我笔表我情。要想让学生在表达中抒发真情实感,体现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体现作文的育人功能,就应该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用积极的、进步的、友善的眼睛看世界;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的真、善、美,用心去体会和感受生活的美好;更应该帮助学生形成筛选和过滤的能力,自觉养成去伪存真、讴歌生活、赞美社会的良好写作习惯。
     正确处理好这些问题,学生写作才能兴趣盎然,文思泉涌,畅所欲言,敢于创新,才能写出充满活力,充满童趣,充满灵气,充满激情的作文。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